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化学 碳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75 秒)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杨波课题组在阳离子-中间体复合物对铜表面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生成碳二产物反应的促进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理论模拟采用显式水溶液模型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采样技术,研究了Cu(100)电极/电解质界面碳二产物生成的关键基元步骤(CO二聚反应生成OCCO),并探索了OCCO形成过程中阳离子半径对反应的影响作用机制。该成果以“Promotional Role o...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彭媛团队在纯相共价有机框架气体分离膜方面取得新进展,以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纳米片为分离膜构筑基元,诱发错排缩孔效应,成功将COFs的孔径缩小,实现小分子气体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徐森苗一直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硼化反应研究(Org. Lett. 2017, 19, 3676; Chem. Sci. 2018, 9, 5855; J. Am. Chem. Soc. 2019, 141, 5334;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81...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郭红超教授课题组在不饱和碳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联烯碳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为构建具有良好立体选择性的兼具轴手性和中心手性元素的四取代联烯化合物提供了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相应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VIP(Very Important Paper)和扉页文章。
南京工业大学刘晓勤、孙林兵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智能吸附剂,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可控式捕集,有望大幅降低工业过程中气体分离的能耗。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近日,国际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以Photoconductive curved‐nanographene/fullerene supramolecular heterojunctions 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平武课题组关于共轭“分子皇冠”及其超分子异质结光电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 201...
近日,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转化生成甲酸和乙醇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分别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ie.201707098;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ge...
2015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廖伍平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氟碳铈矿铈(IV)、氟、钍、稀土(III)萃取分离流程”扩大试验在西昌通过了由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晓铁任组长的专家组验收。
微/纳米球在分析化学、药物传输、生物医疗、胶体催化和光子晶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制备尺寸均匀的胶体球需借助模板或表面活性剂等合成方法,还存在工艺路线复杂等劣势。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唐惠儒研究组在研究模型肝毒素四氯化碳对大鼠的多器官代谢表型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12, 11 (7), 3848–3859, DOI: 10.1021/pr3003529)。
2012年6月,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通过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同时,基于该项目的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已经建成,并完成3万吨/年生产线工艺包的设计。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发挥在二氧化碳基塑料研发上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又获新进展。2012年5月25日,该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通过了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同时已建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并完成3万吨/年生产线工艺包的设计。 二氧化碳基塑料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制得的绿色高...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再通过甲醇制备燃料和化工原料等,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之一。我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牛津大学化学系教授曾适之与我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洪昕林副教授课题组对该反应催化剂进行系统研究,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两项成果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
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长期以来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现代珊瑚礁究竟是大气CO2的“源”或“汇”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南海珊瑚礁分布广泛,目前对于南海珊瑚礁区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的了解还相当有限。该研究团队选择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海南岛三亚鹿回头岸礁作为南海珊瑚礁的3种主要类型,于夏季开展了珊瑚礁区海-气pCO2的连续观测研究,得出南海珊瑚礁夏季为大气CO2的源。考虑珊瑚礁区...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郏建波等科研人员发明的一项专利“一种化学修饰碳糊铋膜电极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