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秦汉哲学 魏晋南北朝哲学 隋唐五代哲学 宋元明清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 冯友兰哲学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会议中心 中国哲学史相关记录249条 . 查询时间(2.386 秒)
2006年6月19日至22日,虞万里研究员赴杭州浙江大学参加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沈文倬先生早年授业于近代礼学大家曹元弼,深于三礼之学,被顾颉刚先生誉为当代礼学第一人。本次会议共收到礼学论文三十馀篇,经学与文献学论文二十篇。 虞万里提交的论文为《从先秦礼制中的爵、服与德数位一体诠释〈缁衣〉有关章旨》,其内容概要如次: 衣服的穿着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自可逞家之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法教授在会议上。
_________先生: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于今年10月8日至13日在北京和山东两地联合举办“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亦将在会议期间举行。承蒙先生惠允与会。谨此寄上正式邀请函,请您届时出席,并请于2004年8月10日前将回执寄国际儒联秘书处。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奉告如下:一、会...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筹备委员会2004年6月15日 Int’lSymposiumincommemorating2555thAnniversaryofConfucius’BirthdayThe3rdMeetingofInternationalConfucianAssociationOfficialInvitation_____先生:AstheinitiatorofConfuci...
2.Date:    8-13October2004.3.Venue:    BeijingandShandongProvince,China4.Language:  Chinese&English5.Expenses:  ICAwillprovideaccommodationandlocaltravelingduringthemeetingforallparticipantswhileatten...
孔教成爲中華民族的主體宗教也是中華民族長期選擇的結果。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個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宗教的自由。孔教在世界各國及國內人民已是一種信仰,就已經合法地存在著了。按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國家應當恢復孔教的宗教組織,並將儒家祠廟作爲宗教活動場所,保護孔教的正常的宗教活動。  鄧小平先生主張建設有中國特色...
2007年4月15日, “儒学与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主要是学者和企业家。学者有: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单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助理院长、北京首席代表马遇生,华夏基石(北京)企业文化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祥伍,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宋跃三。企业家有: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总裁朱桐,北京亚邦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荆阳,北京北控伟仕软件工...
气,六气赋予到民身上来,然后民产生了喜怒哀乐。情是生于六气,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谈到性的时候,说“淫则昏乱,民失其性”,过度了就不叫性了,性只能是天刚赋予我们的时候那种和谐的状态。最后,“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这里谈的不是性善和性恶的问题,而是性和谐的问题。他认为,天地是一个有机的和谐的存在,天地赋予了我们性,产生了情,我们刚得到这个性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先天的和谐状态。我想提一个...
李景林:“仁内义外”的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我们不能光从字面上看,要看看内容。从内容上看的话,《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和孟子说的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六德》篇讲的是治理家庭和治理社会的原则上的不同。“门内之治恩掩义”,治理家庭的主导原则是亲情;“门外之治义断恩”,治理社会的主导原则是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并不能反对“仁内义外”,但是孟子又批评告子的“仁内义外”。这就是我刚才讲的问题,在情感里...
还有一点,四新说《五行》和《中庸》的差别比较大,但是我认为《五行》和《中庸》的差别在于概念系统的不同,而不在于其思想实质的不同。《中庸》里面讲的其实是两点,一个是“率性之谓道”,一个是“修道之谓教”。“率性之谓道”也就是“自诚明”,“修道之谓教”就是“自明诚”。一个由内而外,由“诚”达到对事物的一种明觉明察;一个是由经验性的“明”来发觉内在的“诚”。它也是双向的实践路线,这和《五行》篇里面的“形于...
各位顾问、各位理事、各团体会员单位:   研究儒学与普及儒学,是国际儒联的两大任务,也是光荣的历史责任。在叶选平会长的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下,于今年6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叶选平、杨波、刘忠德、成中英、赵毅武等主要负责人与数十位儒学专家和儒学工作者聚集在北京国谊宾馆,就儒学的当代价值、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大力推进儒学普及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
意义上说,普及尤为关键。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普及到社会大众中去,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研究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停留在学术殿堂里,为少数人欣赏,不能对民族的复兴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顺应社会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学的普及活动,逐渐在全国展开。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至普通民众、未成年人家长,愈来愈多地投入进来,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次上,作了大量工作。这些活动得...
第一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纪实     儒学       2007/12/18
2007年6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国谊宾馆,国际儒联召开了第一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  来自北京、山西、浙江、山东、上海、四川、辽宁、湖南、陕西、河北、天津、深圳等省市相关学校、团体和民间儒学研究者和普及工作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学习时报》等媒体记者,共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会长叶选平、常务副会长杨波、刘忠德,副理事长成中英、赵毅武等领导出席会议...
2005年12月18日 什么是儒学人文精神?孔子是保守的还是进取的?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给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提供了怎样的依据?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俄罗斯、美国、瑞典、巴西等国家的一百多位学者围绕着本次论坛的主题:“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各抒己见。 什么是儒学人文精神 人文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优...
2003年3月24日-4月2日,宋庆龄基金会应台湾孔孟学会邀请访台,于3月27日在台湾师范大学举行海峡两岸孔孟思想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