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市政工程 >>>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2.233 秒)
2020年9月25日-2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环工楼511报告厅顺利召开。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博导张智教授,我校副校长王天泽等出席了会议。来自重庆大学、郑州大学等全国三十多所高校近8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交通、水利、市政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期间,我国港口建设有序推进,内河水运加快发展,主要港口大型综合性港区布局逐步优化,一大批港口深水航道、防波堤、码头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在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工程经验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加强港工技术、工程排水与加固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探讨平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工程排水与加...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会将于2017年下半年召开。现向各位征集论文概要,论文专集将申请国家专用出版书刊号,作为正式出版物在国内发行。 有意向的同志,请于2017年5月10日之前将回执发至会议指定邮箱。
2015中国水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新闻通气会11月3日在京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3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通气会。
近年来,城市防洪排涝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与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从而对雨水“吸放自如”。城市的扩张,改变了区域自然肌理,地面过度硬化导致地表径流剧增;“重污水,轻雨水”雨污合流排洪效率降低 ,城市水面调蓄能力严重不足 ,地下管网建设缺乏常规管理和质量监督 ,面对“暴雨”城市应急管理...
根据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2013年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的会议精神,拟定于2015年下半年召开第十七届学术交流会。本届学术交流会将结合当前国内在建大型隧道、轨道交通及地下工程,以地铁建设、施工、运营、维保等的技术要点为重点对相关地下结构防水及结构耐久性问题予以探讨、总结。
据国家防总2014年7月30日通报,截至目前,我国13省区作物受旱面积达7234万亩。8月,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面对近年频发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前聚焦中国水环境改善的中国工程院第18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城市水科学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国近200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水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了跨学科研讨。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率突破50%、水工业革命做出重大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这一时期是水资源、水安全的转折点,我国城市水安全已面临严峻考验。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作为保障城市水安全最基础的力量,应肩负重任,走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前列。“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是近年来《给水排水》杂志社倾力打造的品牌活动,经过前三届的积累与沉淀,院士论坛已经成为代表着国内最高学术水平的水业年度盛宴,与院士...
2013年12月8日,由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承担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第14项目“区域碳排放与减排配额”课题进展研讨咨询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研究员张志强主持。
随着原水水质的恶化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我国许多水厂的出水水质难以满足要求,亟需进行升级改造,与此同时,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很多大中城市开始采取多水源供水和长距离调用外地水源(如南水北调),这不仅对现有工艺造成了冲击,并且水源切换后原水水质化学组分的突变也会造成管网铁释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总结已有水厂的运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
近年来,针对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很多地方政府进行了水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控源截污,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实施城市河道和流域治理,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强化给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等措施,提升了水环境质量,保障了供水安全。为推动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工作,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水平,《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拟于...
2010年10月11至13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协办的系列国际会议“第六届国际拱桥大会(the 6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s, Arch’10)”在福州成功举办。
为推动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通过优化运行实现给水厂、污水厂节能降耗的目的,《中国给水排水》拟于2010年10月11日—13日(10日报到)在广州举办“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及给(污)水厂运行管理高级研讨会”。同时,会议期间还将邀请美国营养物生物去除技术的先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Clifford W. Randall博士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
为促进我国在嗅味问题成因、识别分析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在国际水协会(IWA)的支持下,将于2010年6月7日-6月10日在苏州市举办“IWA-中国水环境嗅味问题及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第一届)”。研讨会为期4天,包括大会报告、专题讨论以及技术参观等,将针对嗅味感官评价和分析技术、藻类与嗅味、水中嗅味问题与控制技术等方面,邀请IWA-嗅味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国内外科研单位以及供排水行业的相关专家进...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交流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设部定于2005年5月30日至3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是:城市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理和新理念,城市水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水景艺术(包括住区水环境),水景观水质改善和安全保障,再生水利用与生态景观的结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