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结构化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结构化学相关记录1789条 . 查询时间(2.299 秒)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的几种物理化学性质, 包括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电荷布居与成键, 以及IR、Raman和电子吸收光谱. 自然键轨道方法的结果表明, 大约有0.11个电子通过成键由分子的一部分苯基和丁酸甲酯基团(电子给体)转移到富勒烯笼(电子受体). 最强的IR和Raman谱峰来自于不同的振动模式, 分别位于177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水溶液中牛乳铁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机制.以荧光猝灭法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 结合位点数n;并依据Fö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氧氟沙星和牛乳铁蛋白色氨酸残基之间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氧氟沙星对牛乳铁蛋白构象的影响;牛乳铁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而且氧氟沙星对牛乳铁蛋白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影响Li2ZrO3在高温下吸收CO2的因素     Li2ZrO3  吸收  CO2  TG  XRD       2009/12/28
=于不同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用于在高温下吸收CO2的Li2ZrO3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分别观察和评价了合成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使用热重分析(TG)仪研究了Li2ZrO3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影响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在800 ℃合成的Li2ZrO3材料吸收CO2的性能比较好,合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材...
由硅酸酯合成单分散二氧化硅中碳的化学形态。
依据价连接性指数(xi)、电性拓扑态指数(ej)及电性距离矢量(mk)构建239种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因子(FBC)的6参数QSFR(定量结构-生物富集因子相关性)模型, 不仅相关程度高, 而且所用自变量数少. 该模型的传统相关系数(R2)为0.821, LOO(levae-one-out)交互验证系数(Q2)为0.809, 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 根据进入该模型的6个参数可知, 影响有机...
采用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AT)对17个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 经逐步回归变量筛选, 得到包含4个ETSIAT变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模型, 其复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互验证复决定系数Q2和均方根误差RMSEE分别为0.806、0.736 和0.248. 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后, 采用相同变量组合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外部...
根据直链烷烃衍生物分子拓扑结构的特点,将直链烷烃衍生物拆分为由直链单元和取代基团几个部分构成,再根据每部分的拓扑结构特点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一个计算直链烷烃衍生物Wiener指数的简便方法,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该方法简化了传统Wiener指数的计算方法,使Wiener指数的计算具有效率高、不易出错等优点,便于Wiener指数计算程序化,从而提高了Wiener指数的实用性.
采用分子相似性分析、分子对接和生物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活血与补气的分子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计算机模拟方法可以体现化合物的结构差异, 并提示中药中化学成分与相关靶标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而生物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将化学成分的聚类、差异, 以及有效成分与相关靶标的复杂分子作用机理可视化.
提出剩余函数量子Monte Carlo的一个新算法,这是一个自优化和自改善的过程.与以前的算法相比,本算法中的试探函数的优化是在剩余函数方法中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在变分Monte Carlo计算之前.为了优化试探函数,使用一种改进了的速降法,这是一个步长能够自动调节,超线性收敛的优化技术.在这个算法中,还使用了一种新的相关函数,它满足电子与电子以及电子与核奇点条件.此方法已被用于计算H2、LiH、...
使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平板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苯在Cu(100)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相对稳定性. 计算结果表明,苯在Cu(100)表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稳定性穴位优于桥位,顶位吸附最不稳定. 在吸附过程中,C—C键有相对大的伸长,C—H键的键长变化较小,但是偏离苯环平面,并背离固体表面,顶位则是朝向表面. 吸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从苯向铜原子的转移.
在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子/阳离子同向耦合传输的新体系,以多硫1,2-二硫醇烯镍的配合物为电子载体,杯芳烃的酯类衍生物为阳离子载体,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铁氰化钾作为还原剂和氧化剂,成功地实现了电子/钾离子同向耦合传输.研究了电子载体和离子载体对耦合传输的影响,并对电子耦合传输的传输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
利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对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进行构型优化, 并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然后用TDDFT方法和ZINDO/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可见吸收光谱, 结果均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通过对比发现, 对于最高吸收波长的计算, ZINDO/S能以较快的速度得到较好的结果. 在用ZINDO/S计算的过程中, 回归分析发现π-π重叠加权因子(OWFπ-π)与...
为了揭示辅酶PQQ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在B3LYP/D95(d, p)水平上对一系列PQQ模型化合物及其类似物与氨的亲核加成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单羰基体系,羰基碳的亲电性对反应能垒有重要的影响;对双羰基体系,过渡态中邻位羰基氧与亲核试剂氨上的H形成的氢键对反应的活化能起着关键的作用;稠合芳香环本身对反应的能垒影响不大,但当稠合杂环的1-位为可提供氢键受体的N原子时,由于N1与氨上H原子间可...
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一系列Pt(II)配合物作用于嘌呤碱基N7位点后对Watson-Crick碱基对AT、GC的影响. 计算结果显示铂配体与碱基对AT、GC的作用以静电作用为主,同时极化作用也是影响GC碱基对的重要因素. 静电作用极大地增强了铂化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间的相互作用,而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间作用与未铂化碱基对作用相近. Pd(II) 和 Ni(II)的相关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 碱基对间氢键作...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55个四氢吡啶类毒蕈碱受体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建立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3D-QSAR模型. 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507, 常规相关系数(R2)为0.982 , 标准方差为0.218, 说明系列化合物分子周围立体场和静电场的分布与生物活性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模型不仅很好地预测了训练集和测试集化合物的活性, 而且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