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热化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热化学相关记录311条 . 查询时间(0.539 秒)
摘要 以有机分子乙二胺作为模板剂合成了新型磷酸钒孔道化合物(H3NCH2CH2NH3)3^-[(VO)4(PO4)2(HPO4)4,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学数据为:C2/c,a=1.8505(9)nm,b=0.7089(4)nm,c=2.3304(10)nm,β=96.43(3)°,V-3.038(3)nm^3,Z=8,R=0.067,Rw^b=0.1635,该化合物具有非常...
摘要 用相平衡方法研究了硝酸铬-组氨酸-水体系在298.15K时的溶度,绘制了体系的相图,发现并制备了文献未报道的一致溶解配合物:Cr(His)(NO3)3·3H2O(A),Cr(His)2(NO3)3·3H2O(B)和Cr(His)3(NO3)3·3H2O(C),经分析确定了其组成。用微热量计热测定了硝酸铬和组氨酸在水中的反应焓,计算了这些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及活化自由能)、速率常...
摘要 过氧化五氟苯甲酰(FBPO)稀溶液(<0.02mol.dm^-3)的热解动力学和产物分析表明:在碳卤和碳氢溶剂中的分解为单分子均裂过程.前者产物极为复杂,后者以羧基攫氢产物为主.在强极性溶剂中FBPO的分解被大大加速,生成高产率或定量的五氯苯甲酸,表明溶剂可能通过单电子转移或双分子亲核取代诱导分解等途径参与FBPO的热解.
摘要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Na~2SeO~3和箬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作用的热功率输出曲线,得到了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等参数。结果表明:Na~2SeO~3在低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对两种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箬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生长代谢未表现出抑制作用。这为揭示硒的生物效应、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等的研究、寻找高效低毒的新药提供了可靠的信...
摘要 本文报道了微波炉加热法合成3-芳基-1, 2, 4-三唑啉-5-硫酮,研究了反应时间, 溶液用量, 微波功率及芳基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
摘要 烯丙胺类化合物与C_(60)在热引发下发生新型的[3+2]环加成反应。反应有较 好的立体选择性。该反应可能经过了热引发的烯丙胺的单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烯丙 基自由基,并进一步与C_(60)加成及环化。文中C_(60)衍生物的结构均经过谱学方 法确证。
摘要 1,2-二氯四甲基硅锗烷分别与环戊二烯基锂及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锂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双齿配体:C5H5Me2SiGeMe2C5H5(9)和C5HMe4Me2SiGeMe2C5HMe4(10).配体9和10分别与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生成四甲基硅锗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11)和四甲基硅锗桥连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13).11和13均可发生热重排反应,生成[(η^5-C5R4)...
摘要 四甲基二硅桥连双环戊二烯基甲羰基二铁与芳香异腈在苯中加热回流生成一个 或两个羰基被芳香异腈取代的化合物(Me2SiSiMe2)(C5H4)2Fe2(CO)4-n(CNAr)n [Ar=C6H5,n=1(1),n=2(2);Ar=p-MeC6H4,n=1(3),n=2(4)]。单异腈取代化合物1和3 在二甲苯中加热均可发生热重排反应,生成相应的重排产物(Me2SiC5H4)2Fe2(CO) 3...
摘要 1,2-二(环己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Fe(CO)_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 生成二铁化合物(Me_2SiSiMe_2)[(c-C_6H_(11)-C_5H_3)Fe(CO)]_2(μ-CO)_2 ( 2)。通过柱层析分离到2的顺反两种异构体2c和2t,并分别进行热重排反应,发现 顺式底物2c重排生成反式重排产物[Me_2Si(c-C_6H_(11)C_5H_3)Fe(CO)_2]_2 ...
摘要 本文报道水杨叉间溴缩苯胺(1)的光致色变和热消色, 首次提出了它的光发色和热消色反应过渡态结构, 确认顺-反-反烯醇式水杨叉间溴缩苯胺(2)有光致色变性能, 而顺-顺-反式异构体则无此性能。选择1作为确定研究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激发态间位效应[9]的考虑, 1的氮原子将呈现更强的碱性, 降低热消色反应速率常数, 期望在较高的温度下观察到光致色变。
摘要 本文用MNDO方法全优化计算了天冬氨酸及其热解的中间产物和产物分子的几何构型.通过对计算结果如键长,键级,双原子作用能以及总能量与键长R~C~-~C,R~C~-~N变化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天冬氨酸的热解机理,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但关于中间产物的热解,我们认为很可能是先失去CO~2,而不是CO
摘要 合成了La,Ce,Nd,Sm,Eu,Gd二氯醋酸盐,经化学分析,热重法和五氧化二磷真空千燥脱水法确定组成为Ln(CHCl2COO)3.nH2O(n=2,Ln=La,Ce,Nd;n=1.5,Ln=Sm;n=1.25,Ln=Eu;n=1,Ln=Gd),它们均属新水合物.用DTA-TG-DTG并用技术并辅以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实验证明,由室温至600℃范围内,它们均发生三步主...
摘要 在干燥氮气气氛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低水合氯化镧与二乙氨基荒酸 二乙铵(D-DDC)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Et_2NH_2[La(S_2CNEt_2)_4]。用微量热 法测定了298.15 K下水合氯化镧和D-DDC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和不同温度下二乙 氨基荒酸镧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 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
摘要 在无水乙醇中,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C5H8NS2,APDTC)和1,10-邻菲咯啉(C12H8N2, o-phen·H2O)分别与13种低水合氯化稀土合成了三元固态配合物,确定它们的组成可用通式RE(Pdtc)3(phen) (RE=La, Pr, Nd, Sm-Lu)表示。用RD496-Ⅲ微量热计测定了298.15 K下13种水合氯化稀土盐及两个配体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两...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套化学反应绝热式热量计的设计和建立, 用(HOCH2)3CNH2与0.1mol·dm^-^3HCl的反应焓检验标定了热量计装置, 测得ΔH298.5=-245.41J·g^-^1, sdm=±0.24, 与IUPAC的推荐值-245.76±0.26J·g^-^1十分吻合, 证明热量计和操作手续是可靠的。用这样的热量计测定了十一种三水合稀土氯化物RECl3·3H2O(RE=La,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