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高分子物理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高分子物理相关记录175条 . 查询时间(0.465 秒)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纤维, 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和振动磁力分析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能.
采用单乳化-溶剂(O/W)挥发技术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S)修饰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微球(PLGA/CHS),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 结果表明, 微球粒径可控制在150~200 nm内, 在pH=4时, 纳米微球表面电位最高为55 mV. 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浓度, CHS的分子量和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对微球表面电位也有明显影响. 制备粒径较小而表面...
将水难溶性药物吲哚美辛包埋于可降解聚(醚-酐)三维光交联网络凝胶中, 使该凝胶具有较好的溶胀性能. 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 药物能以分子或无定形态分布, 贮存2个月后药物仍无形态改变, 溶出实验结果表明, 包载在凝胶中的药物比原料药物具有更快的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量. 采用该法能提高制剂中药物的物理稳定性, 阻延药物析晶, 有效地用于药物增溶.
以壳聚糖为主链, 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 癸二酸为疏水链段, 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 通过FTIR, 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 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的空白胶束,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胶束的形态. 由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胶束的粒径及分布, 并以芘为分子探针, 通过荧光光谱法测...
利用两亲性线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PEG-PEI-PBLG)在水溶液中自组装为阳离子囊泡. 利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和zeta电位仪对囊泡结构进行了表征. PEG-PEI-PBLG囊泡具有双分子层结构, 壁厚5~10 nm, 直径在100 nm左右. 由于PEI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作用, 囊泡表面携带有正电荷, 其表面电势为+25。2 mV, 因此PEG...
依据干扰素(IFN)分子、磷脂分子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 分别用三种制备方法, 以四种脂质体为膜材, 制备IFN脂质体, 考察了不同膜材、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二肉豆蔻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复合材料为主要膜材, 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的IFN脂质体有良好的稳定性, 60 d内其粒径可以保持在200~350 nm, 包封率可保持30%~40%.
利用静电纺丝法与气固反应相结合, 成功地制备了硫化锌掺锰/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 并对所制备的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能.
以聚铝碳硅烷(PACS)为先驱体, 采用先驱体转化技术制备出耐超高温的连续SiC纤维.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纤维结构和取向的演变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耐超高温连续SiC纤维制备过程中纤维结构的演变随温度变化分为分子间交联(≤600 ℃)、基本无机化(600—800 ℃)、完全无机化(800—1300 ℃)和结晶重排(1300—1800 ℃) 四个阶段; 纤维的取向随着结构的演变而改变...
以3-巯基丙酸(HS-CH2CH2COOH)为稳定剂, 制备了水溶性的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QDs荧光性能的影响及CdTe QDs与壳聚糖及叶酸和聚乙二醇改性的壳聚糖的自组装. 研究发现, 壳聚糖及改性壳聚糖与QDs的复合物荧光强度相对纯的CdTe QDs明显增强, 且QDs被包裹在内核, 复合粒子呈明显的核/壳结构. 改性壳聚糖/QDs复合物较小且尺寸分布更为均一...
依据碳纤维中各种物相的X射线衍射特性, 确认PAN基碳纤维中除了乱层石墨微晶外, 还存在大量的单层六元环C原子层面物相, 建立起两种非完整结晶物相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退火温度由1350 ℃上升到2400 ℃, Tx-3高强型碳纤维中的单层石墨含量由59.6%下降到34.8%, 乱层石墨含量由40.4%上升为65.2%. 与此同时, 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则由3.65 GPa下降到2.0...
用粗粒化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从分子层次研究了受限于粗糙壁内的聚合物熔体的动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 对于链长较短的受限聚合物熔体体系, 随着膜厚的增加, 体系内部高分子链的松弛时间逐渐减少; 然而对于链长较长的受限体系, 聚合物链的松弛时间随着膜厚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推测这种由于链长的变化所引起的动力学性质的差异源自受限熔体内聚合物链聚集状态的改变, 并且通过考察交叠参数对这种改变进行了分...
通过较强酸性介质中尿素和甲醛的反应,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透明的脲醛树脂溶液, 利用液体13C NMR研究了甲醛与尿素摩尔比对最终树脂中不稳定结构的影响.
选择油酸为功能单体, 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 应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Cu(Ⅱ)离子印迹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设计合成了外围带咔唑基团的联苯桥联齐聚对苯撑乙烯撑衍生物, 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表征. 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结构稳定性和相态稳定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2.05 ℃, 热失重开始温度为306 ℃. 退火处理前后的旋涂薄膜的吸收光谱的性状和X射线衍射数据说明该化合物的固体薄膜为无定形薄膜, 而且高温下退火4 h没有明显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N,N-(5-烷氧基-1,3-苯二甲酰)-N',N'-二(4-甲基苯甲酰)二肼系列化合物(An)能在苯、甲苯、硝基苯及氯仿等有机溶液中形成有机凝胶. X射线衍射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 在凝胶状态下, An分子聚集成层状有序排列, 并进一步堆积形成纤维网络结构. 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研究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码酰肼衍生物形成凝胶的驱动力. 另外, 侧链上烷基链的长度对凝胶的能力及凝胶的稳定性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