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学 系统相关记录48条 . 查询时间(2.656 秒)
2023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与临港实验室殷宪振研究员、江西中医药大学Abid Naeem博士等合作,受邀在AC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Structure Pharmaceutics from Discovery to Evaluation and Design”的综述当期封面文章。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冯年平/慈天元研究团队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冷冻死细胞构建抗炎药物地塞米松/黄芩苷的肺靶向递药系统,用于缓解重症肺炎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研究成果Immunosuppressive dead cell as lung-targeting vehicle and cytokine absorption material for cytokine storm attenuatio...
记者2023年5月19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第二附属医院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吴昊研究员团队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卵巢癌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其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治疗多药耐药卵巢癌的程序化响应交联纳米载体》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药物控释》。
细菌病原体在哺乳动物消化道的定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们不仅必须能够抵御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还必须与其他微生物进行竞争,在同个生态位中获取更优越的生存环境。
2023年8月20日,2022中科院系统科技成果汇——“创药汇”健康未来系列活动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推介活动,在上海药物所海科路园区举办。药物所、巴斯德所、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声学研究所、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所以及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单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记者江耘)12月13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陶伟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策略。该研究利用螺旋形天然微藻负载药物姜黄素,将药物输送至肠道组织,并利用药物的螺旋结构使其嵌入小肠绒毛,提高药物的肠道递送效率和生物利用度,用于治疗结肠癌和结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科技日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刘霞)一块人造晶体,上面吸附着抗体,在强力药物或显像剂的协助下,精确地找出病变细胞,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这并非科幻小说中才出现的情况,而是由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科学家研制出的世界首款金属有机框架(MOF)抗体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系统有望成为快速治疗癌症、心血管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疗法。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张玉杰教授课题组在新型高效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取得进展,该项研究结果以“Glucose transporter 1 (GLUT1)-targeting and hypoxia-activated mitochondria-specific chemo-thermal therapy via a glycosylated poly(amido amine)/...
近日,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共同发布了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榜单。该榜单共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年-2019年)和“2020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上海中医药大学共有4位专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以及12位专家入选“2020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刘青松、刘静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新型核—壳型纳米递药系统。利用该递药系统,小鼠移植瘤模型上的药效相对于原药提升显著,肿瘤抑制率由原药的48%提升到98%,肿瘤基本消退。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药剂学杂志》上。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2021年3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健康所刘青松、刘静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新型核—壳型纳米递药系统。利用该递药系统,小鼠移植瘤模型上的药效相对于原药提升显著,肿瘤抑制率由原药的48%提升到98%,肿瘤基本消退。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药剂学杂志》上。
2021年新年前夕,由华山医院信息中心自主开发的“药物临床试验(GCP)项目经费管理系统”“GCP医生工作站系统”和“GCP药房管理系统”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近日,江南大学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团队在生物制造融合蛋白构建智能化递药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Bioengineered Human Serum Albumin Fusion Protein as Target/Enzyme/pH Three-Stage Propulsive Drug Vehicle for Tumor Therapy”为题在《ACS Nano》上在线发表(https...
2020年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研究组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李卫华研究组和扬州大学赵雅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Identifying Cleaved and Noncleaved Targets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an...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航榕研究员团队前期基于葡聚糖的缩醛化改性制备了一种具有肿瘤微环境弱酸性响应的多糖基经皮药物递送系统。利用乳液/溶剂蒸发过程,同时装载亲水性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CTLA4抗体以及疏水性的光敏剂ZnPc,自组装形成粒径在150nm左右的纳米颗粒,并进一步集成到透明质酸基质中,构建智能响应型微针经皮递送系统。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微针可直接插入皮下肿瘤附近区域,利用透明质酸的溶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