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中医学与中药学 医学相关记录287条 . 查询时间(0.539 秒)
方剂学科是中医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现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方剂学》课程2007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学科目前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中医诊断学科1986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是我校较早获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学科)、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之一。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课程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  临床药学       2019/2/26
药学院目前设有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4个本科专业,药学1个专科专业。药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药学专业是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泰山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优势开设的校级特色专业之一。以药学本科专业为核心的药学类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培育专业。2003年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研究生教育涵盖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
针灸推拿康复学院是云南中医学院的二级教学部门之一,目前承办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学两个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于1985年开始招生,康复治疗学专业于2012年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云南省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云南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推拿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为云南省“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单位主要方向之一。针灸推拿学专业2000年获批硕士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原名针灸系,始建于1988年。1997年更名为临床医学二系;2002年临床医学二系与针灸经络研究所实现“系所合一”;2004年更名为针灸骨伤临床学院;2017年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2010年起,为安徽省省级学会——安徽省灸法研究会挂靠单位;2013年起,为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所在单位。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前身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中医系,2005年随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整体并入河北大学,当时全部招收专科学生。自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二批学生,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一批学生。我院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研究在学校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历经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成绩斐然,成果颇丰,特色甚浓,包括了在研项目在内的20余项成果,既有国家级项目,又有省部级项目,其中“敦煌医学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敦煌中医药馆(现为敦煌医学馆)等三馆”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了《敦煌医粹》、《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实用敦煌医学》、《...
兰州大学医学院历史源远流长,1932年成立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开启了兰州大学的医学教育;1942年,改为“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国立兰州大学;1954年独立建院,定名为兰州医学院;2004年,又回到了兰州大学的怀抱;2014 年,学校重组了兰州大学医学院。历经八十余年的春华秋实和风雨征程,兰州大学医学院植根于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
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成立于1986年,培养具有中医对外交流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可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针灸推拿学),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贵州省中医(民族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贵州省针灸推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教学团队1个,省...
贵阳中医学院骨伤学院是在原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基础上,于2011年7月18日正式成立。现有正骨、骨病、筋伤、创伤急救四个教研室。中医骨伤学科辖一、二附院骨伤科共四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280余张。
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于1975年8月6日成立.1983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贵阳中医学院建立了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l985年3月,在全国率先增设中药炮制专科班。1992年7月,中药学学科确定为贵州首批省级重点学科。1994年10月,中药系更名为药学系,2011年6月更名为药学院。一部艰难创业发展史,无数忠诚奉献药学人。通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建设,药学院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团队建设、...
依托于贵阳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涵盖解剖、生理、药理、微生物、病理、生化、组胚等7个教研室,于2006年被批准为硕士点,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是我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新兴硕士点之一。硕士点现有药理学、生理学等省级精品课程和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实验、局部解剖学等校级精品课程。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中医诊断学硕士点建立于2002年。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1人。拥有贵州省中医证候特色重点实验室。教师中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理事;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83年由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当时名称是中医各家学说硕士点),1984年招生,是当时全国最早的几个中医各家学说硕士点之一。专业点的设立符合贵州实际,具有中医特色和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明显,尤其是中医各家学说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研究、古代著名医家代表方剂和治法的研究、少数民族医学史研究。迄今有32年的历史,在国内该学科领域处于中等水平,办学质量良好。近年来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
系原《伤寒》、《金匮》和《温病》硕士点组合而成,于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为数不多的硕士点之一,现共有教师11人(含双肩挑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3人,硕士学历教师7人,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学术团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首届研究生导师袁家玑、陈慈煦、许玉鸣等教授均系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为全国著名伤寒、金匮、温病学专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