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史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土木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材料 岩土工程 工程结构 土木建筑结构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 市政工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建筑经济学 土木建筑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人物 土木建筑工程 中国相关记录217条 . 查询时间(4.348 秒)
焦双健,男,博士后,副教授。近几年主要研究兴趣:涉海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低碳化,道桥跨越新技术,防灾减灾管理。近几年主要研究成果: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二等1项,三等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一等)。国家专利著作权授权8项(发明1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3项)。科研项目19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厅级4项,其他5项,社会服务5项)。
蒋济同,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专业:结构工程。所在系(所、中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1. 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2. 新型建筑结构;3. 结构健康监测。
杨树桐,副教授。职务: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专业:结构工程。所在系(所、中心):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1、混凝土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2、混凝土结构锚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3、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陈旭光,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海洋岩土工程、海洋基础工程。所在单位(系、所、中心等):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系。研究方向/岗位职责:1、波浪-工程构筑物-海床动力耦合作用及工程安全;2、海上风机与海洋工程的新型系泊基础(吸力锚、法向承力锚、鱼雷锚等);3、深海岩土的工程力学特性;4、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发表科研论文近4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9篇,EI检索近20...
陈龙伟,1983年8月生于安徽省灵璧县,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岩土地震工程、土动力学(地震液化)及土工测试技术、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场地震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等。
谢志南,男,1984年生于江西省宁冈县(现并入井冈山市),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波动数值模拟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9)。
技术职称:研究员,专业领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办公电话:0451-86652623,电子邮箱:taozr@iem.ac.cn或taozr@foxmail.com,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邮编150080
胡进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张,使得城市系统正面临更大的潜在地震威胁。面向性态和韧性抗震设计和评估的需求,以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理论为基础,基于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聚焦强地震动研究,为城市和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地震动。
师黎静,男,1976年3月出生,山西乡宁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震和岩土工程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场地地震效应,场地条件评价和分类方法,瑞利波频散特性和传播规律,机器学习及智能优化反演方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
公茂盛,男,1976年6月出生,山东省沂南县人。双硕士,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闫培雷,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从事地震工程与防灾减灾事业,进行高层建筑地震易损性和石化设备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负责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专著1部,SCI论文3篇,EI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个。
张昊宇,工学博士,200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既有建筑的套建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工作。2009年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任教。2010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从事受震建筑震损评估方面的研究。2011年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工程...
王祥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燃气系统及隧道工程抗震研究,结构参数或损伤识别,饱水介质波动分析等方面研究。
刘金龙,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1998.09-2002.07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09-2004.07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4.09-2009.07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做Research Associate,作导师...
毛晨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地震损伤控制:震后功能快速恢复结构体系、基于智能材料的被动控制结构体系、结构失效模式控制设计方法。结构地震损伤预测、震后安全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后加固方法、基于损伤指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后安全评定方法。通信系统地震破坏预测:通信网络系统地震破坏预测、通信系统地震损失评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