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化学 原位相关记录217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植物根系的表面电化学性质是影响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和抵御有毒物质毒害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完整根系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只能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分离步骤获取根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行间接表征和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徐仁扣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测定植物根系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流动电位装置及测定方法,这一原创性方法可以测定植物完整根系的zeta电位,研究植物根系与各种离子和带电胶体颗粒之...
基于多晶立方氮化硼(PCBN)的高硬度以及对中子良好的吸收性,选用PCBN作为压砧材料,设计了一种新型外凹式平面压砧以及由钛锆合金、碳纤维管、聚四氟乙烯组成的复合封垫。使用该PCBN压腔,分别利用ZnTe和ZrW2O8的相变点对腔体压力进行标定。结果表明: 当样品腔体积为9 mm3、负载压力为260 kN时,腔内压力达到9 GPa。高压原位中子衍射实验显示,采用外凹式PCBN压腔得到了无压砧背底信...
2016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上海光源对化学所徐坚研究员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于同步辐射的多功能高性能纤维原位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进行了结题验收。“基于同步辐射的多功能高性能纤维原位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项目,针对高性能纤维制备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研制了4套原位装备及其系统,项目研制的原位装备多、功能全、适用范围广,能应用于多种高性能纤维的原位研究,为实...
2016年4月13日,科研规划管理处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亚熔盐介质强化矿物资源转化原位检测与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测试和现场验收。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科技条件处高级主管张红松主持,北京科技大学郭占成教授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南大学刘晋教授任技术测试组组长。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理化...
采用工业用V2O5-WO3/TiO2催化剂,基于傅里叶原位红外光谱(FT-IR)技术考察SO2的氧化过程及烟气组分对SO2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O2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主要是首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V2O5活性位上,占据其O原子,以SO2-3形式存在,后与催化剂表面V5+-OH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硫酸盐(VOSO4)中间产物,O2重新氧化催化氧化过程中由于被SO2夺取O原子而被还原的V2O5物种,使V...
荧光探针具有敏感性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易于直接观测、便于实时监测等优点,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体系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新原理的开发和新型探针材料的设计、合成,成为了近年来光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峰研究小组在国内首次提出原位合成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概念,并从泻药中提取主要成分多库酯钠,原位合成既经济又环保的离子液体。日前,该项成果在《应用材料与界面》《国际摩擦学》《摩擦学快报》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申请5项发明专利。2001年,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团队率先报道了将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的研究,离子液体因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摩擦学...
微机电安全保险机构芯片化集成技术的发展,对基于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硅基微雷管提出了需求,雷管装药尺寸的减小要求含能材料感度高、起爆威力大。为解决微小尺寸敏感药剂装填的技术难题,文中采用原位生成多孔叠氮化铜的方法,对硅基微雷管进行装药研究。依据GJB/Z 377A—1994 感度试验用兰利法测试硅基微雷管的发火感度,使用电流环测试硅基微雷管发火实际利用的能量,同时对输出威力进行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发...
在国民经济、文化发展与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塑化剂风波、三聚氰胺及双聚氰胺非法添加、瘦肉精滥用等兽药农药残留超标、各地持续大面积雾霾凸现等频发突发事件一直成为全民议论的焦点,分析监测行业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并有效地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日渐成为了科学检测队伍所面临的难题。面对庞杂的样本基数、冗繁的样本前处理、多变的数据分析、和许多不确...
由中国质谱学会主办、华质泰科公司承办的“2013 年中国首届原位电离质谱学术会议”(AIMS2013)将于2013年4月2-4日在厦门举办。会务组诚挚的邀请您作为特邀参会嘉宾,莅临这一盛会,与同仁共享新理念,研讨新热点,交流新经验,推动实时科学与质谱行业的整体发展。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原位观察聚氧乙烯(PEO)单晶在侧立(edge-on)和平躺(flat-on)片晶取向的聚1-丁烯(iPB-1)基底上的熔融行为.研究表明,PEO单晶在不同基底上的熔融行为有明显的差别.PEO熔体在片晶取向为edge-on的iPB-1基底上的浸润性要比在片晶取向为flat-on的iPB-1基底上的浸润性好.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基底的表观自由能,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定量计算未知聚合物表面自...
通过钛酸丁酯(TBTi)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中水解原位生成二氧化钛(TiO2),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PVDF/TiO2复合隔膜,并考察了TiO2含量对隔膜表面形貌、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及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由于TiO2的加入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到228.6%和244.8%,同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也得到了增强,室温离子电导率从3.9...
2012年6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公共分析测试组(DNL2001)邵建平承担的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红外光谱仪的真空吸附及表面反应原位表征系统研制”通过项目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东北先进制造与材料制备区域中心梁爽副研究员、长春应化所科技处副处长朱琳、沈阳自动化所刘金德研究员、沈阳金属所刘萌副研究员、大连化物所王峰研究员组成,朱琳担任组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和界面催化研究组(502组)受邀撰写的综述文章In situ solid-state NMR for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 join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在近期出版的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2012, 41, 192-210)...
利用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DEIS)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0.1 mol/L NaCl 溶液中的孔蚀行为,比较了孔蚀前后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层膜结构,用以评价不锈钢在孔蚀的初始阶段和再钝化阶段各个参数的不同,指出孔蚀对钝化膜外层破坏较内层严重。使用活化控制的膜破裂模式评价孔蚀的初始阶段和再钝化阶段各个参数变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