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物理化学 催化相关记录3163条 . 查询时间(0.296 秒)
2023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发表了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制取烃类反应(Methanol-to-Hydrocarbons,MTH)动态催化反应机制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研究团队在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团队基于反应过程中活性位点/活性物种动态演变,构建多循环协同运行的动态催化反应超环网络,提出了分子...
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壤、沉积物和水环境中生物炭的累积存量高达3000 ~ 5000亿吨。另外,由于生物炭在农业、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产量每年仍高达4.2亿吨,因此生物炭的大量使用势必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生物炭光催化活性的发现,生物炭对于环境中元素的氧化还原、赋存状态、迁移转化和环境循环等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和影响已经成为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目前,生物炭光催化的环境属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
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壤、沉积物和水环境中生物炭的累积存量高达3000 ~ 5000亿吨。另外,由于生物炭在农业、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产量每年仍高达4.2亿吨,因此生物炭的大量使用势必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生物炭光催化活性的发现,生物炭对于环境中元素的氧化还原、赋存状态、迁移转化和环境循环等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和影响已经成为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目前,生物炭光催化的环境属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
催化的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化学构建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最重要和最古老反应之一。而铜催化反应的发展一度落后于在其之后发现的钯催化偶联反应。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铜催化反应机理复杂,阻碍了科学家对铜催化剂的理性思考和设计。一般认为,铜催化反应过程中一价铜与亲电底物氧化加成生成三价铜中间体是该催化循环的决速步。然而,由于高价态的金属络合物往往不稳定,很难被分离鉴定。因此,相关机理研究颇具挑战性且存在...
2023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509组)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CO2)催化加氢制甲酸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富含边结构的二维硫化钼(ER-MoS2)可以高效、高稳定地催化CO2加氢制备甲酸盐,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介导CO2高选择性加氢机理。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研究员吴小锋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2023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专利: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催化化学发光检测葡萄糖的方法
2023年8月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朴玲钰研究团队与陈春英研究团队合作,在半人工体系光催化甲烷高选择性制取甲醇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ive photocatalytic methane oxidation over the TiO2/methanotrophs system”为题发表于Nano Today(DOI:10.1016/j.nantod.2023.101938)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亟需寻找下一代清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与石墨负极相比,锂金属负极展现出高理论容量(3860 mA h g-1)和低的电位。然而,金属锂的超高反应活性、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的生成与破裂、锂枝晶的产生,导致了低的库仑效率(CE)低,甚至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过热及起火。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蔺洪振团队等构筑人工SEI层调控Li传输以抑制枝晶的形成(Adv. ...
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利用天然气资源的一种富有前景的途径。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对称的四面体结构、低极化率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惰性。乙酸作为一种高价值的C2产物,不仅是食品工业中的必需品,也是制备许多化学品(如醋酸酐、醋酸乙烯酯、乙酸烷基酯等)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甲烷制取乙酸的路线比较复杂且需要较高的能量输入,包括甲烷重整生成合成气( CO和H2)、合成气转化为甲醇...
2023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冯兆池研究员团队在CO2加氢制甲醇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团队利用operando IR-MS技术,揭示了ZnZrOx固溶体催化剂上,相邻的Zn-O-Zr不对称活性中心对于CO2活化和催化加氢的协同促进机理。
2023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罗能超副研究员团队在光催化卤代醇偶联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选用三联吡啶稳定的Ni配合物共催化剂快速提取TiO2中的光生电子,并稳定β-羟乙基自由基中间体,实现了光催化2-碘乙醇的选择性还原偶联到1,4-丁二醇(BDO)。
202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曾高峰和副研究员徐庆团队,在共价有机框架(COFs)后修饰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2023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蓉课题组在纳米异质结构催化性能调控及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from Mo2C/MoOx Films Mediated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and Visible-light Triggered Photocatalys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