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导电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0.163 秒)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单分散的银纳米粒子的胶体、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导电油墨
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103组)卢宪波研究员和陈吉平研究员团队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中取得新进展。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s),在此基础上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实现了多种介质中神经毒剂的超灵敏抗干扰快速检测。
目前,储能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电池的快充目标为15分钟内完成80%的充电,但商业石墨负极因较低的电化学平台,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易生长锂枝晶而导致电池短路。正交相的五氧化二铌(T-Nb2O5)具有由NbO6和NbO7两种多面体共顶点或者共边连接构成的层状结构。这种稳定的房柱式(room and pillar)框架结构保证了T-Nb2O5可以高占比的体相赝电容效应进行储锂,...
目前储能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商业电池的快充目标为15分钟内完成80%的充电,但商业石墨负极因其较低的电化学平台,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容易生长锂枝晶而导致电池短路。正交相的五氧化二铌(T-Nb2O5)具有由NbO6和NbO7两种多面体共顶点或者共边连接构成的层状结构,这种稳定的房柱式(room and pillar)框架结构保证了T-Nb2O5可以高占比的体相赝电容效应进行...
作为一类新型的智能离子型电活性聚合物材料(EAP),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目前国际上仿生驱动技术与微-纳机电系统领域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课题。在外场电压驱动下,阴阳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可逆的嵌入/脱嵌,引起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体积或压力梯度,从而导致IPMC执行器发生电-机械形变。因此,电极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能力和离子传输速率在改...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 薄膜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化学结构和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能源、气体分离、生物医药、化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二维MOF薄膜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功能导向的原子制造前沿科学问题”支持下,化学所有机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曹荣、副研究员黄远标团队,与研究员柴国良合作,在含有周期性排列的Cu-O4结点的导电铜基金属-有机骨架上通过电还原处理,在导电金属-有机骨架基底上原位构筑了均匀分布的单一类型的Cu2O(111)量子点,并通过释放的羟基稳定中间体,从而实现了将CO2高效的转化为CH4,选择性最高达73%。通过导电性测试,证实电化学处理前后的材料均具有优异的导电...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荣和黄远标团队,和柴国良研究员合作,在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资助下,在含有周期性排列的Cu-O4结点的导电Cu-MOF上通过电还原处理,成功在导电MOF基底上原位构筑了均匀分布的单一类型的Cu2O(111)量子点,并通过释放的羟基稳定中间体,从而实现了将CO...
2020年11月23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孙俊良课题组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系Mircea Dincă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tomically precis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研究论...
电催化氮还原(NRR)因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和CO2零排放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绿色、可持续的氨生产策略。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广泛研究了各种各样的NRR电催化剂。然而,由于N2分子固有的热稳定性以及伴随竞争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NRR通常面临诸如反应活性低和选择性差等缺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最近,二维共价有机骨架(2D-COFs)的新型能源应用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电催...
近期,北京大学裴坚教授课题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筛选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热激活掺杂能力和高混溶性的n型掺杂剂TAM,实现了对有机半导体高效、均一、稳定的n型掺杂。为了兼顾n掺杂剂的高稳定性和强掺杂能力,裴坚课题组通过对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设计了强热力学活性、弱动力学活性的热激活掺杂方法。为了实现与有机半导体的高混溶性,裴坚课题组通过对色散力的研究设计了与有机半导体侧链的极化率高度一致、掺杂之后对离...
锂硫电池(Li-S)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kg),有望成为未来储能应用(包括大规模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等)最有前景的候选体系之一。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尝试实现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如开发新型正极复合材料、中间层或隔膜装饰、多功能粘结剂和电解液添加剂等。其中,针对硫正极的微结构设计可以对硫基活性物质产生最直接的限域效应,极性宿主材料的引入可以更进...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左景林教授课题组、丁梦宁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师范大学兰亚乾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具氧化还原活性和高质子导电性的新型二维配合物材料,并在该材料中发现了一种基于“面内质子导电/界面赝电容耦合”的新导电机制。相关工作以题为“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a 2D MOF with Intrinsic Su...
近日,现代工学院王学斌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纤维素的氧-氨联合热解反应过程,提出了一种制备三维石墨烯状碳纸(CP)的新方法,即酰胺化诱导的纤维素空间分离焦化法。该工作进一步以CP为载体,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自支撑电极(CP@Fe3O4@RGO),将此电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可以缓解充放电体积效应,展示了极好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CP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柔韧性等特点,可被视为一...
具有特定的组成和拓扑结构的导电配位聚合物可以用于构建低维导体、二维材料、具有Kagome格子的材料等,从而研究相关的物理现象。同时,导电配位聚合物也可以作为热电材料、透明电极、电化学催化剂、超导材料等,有丰富的应用前景。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导电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利用具有类高度对称性的平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