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发光材料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132 秒)
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射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发光现象,其发射波长会随着激发波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防伪、加密信息存储、多色显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光主要存在于碳点、金属配合物、小分子、聚合物等。近年来,低维非铅金属卤化物以其优异的发光性质,低毒性和高稳定性在发光领域备受关注。其独特的结构特性有利于构造多色发光中心,产生波长依赖的发射荧光。但是,目前报道的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发...
动态刺激响应型材料在智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激发波长依赖的智能发光材料具有操作简便、非浸入式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日,理化所光化学转换与合成研究中心陈勇研究员团队及其合作者报道了一类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圆偏振发光的金(I)卡宾双盐化合物。研究人员在前期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279-6283; Chem. Commun. 2018...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专著列表。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最近合成新型发光材料——非铅双钙钛矿纳米晶,采用毒性较低的铋元素来取代重金属铅。这一新材料应用在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上,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并避免重金属元素铅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光谱可调控的有机固体发光材料由于在光电器件以及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但由于浓度猝灭效应的存在,基于简单骨架结构且具有光谱可调控的固体发光材料还比较稀少。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成都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发光余辉寿命可控稀土LED发光材料研发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成果,近日在成都通过由中科院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原创性稀土发光材料有效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能攻破的交流LED照明设备频闪问题,并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过稀土荧光粉生产低频闪交流LED产品的国家。
Sr2SiO4:Eu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 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 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可以产生Sm3+的特征发射, 但是与其它方法相比, 熔盐法合成样品位于647 nm处Sm3+的4G5/2-6H9/2发射明显得到加强, 从而使得样品发出明...
首次应用穆斯堡尔谱对光激励发光材料BaFBr:Eu进行了研究.穆斯堡尔谱的研究结果印证了光谱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即在BaFBr:Eu中, Eu~(2+),的发光强度远高于Eu~(3+)的发光强度,Eu~(3+)对Eu~(2+)的发光有增强作用.穆斯堡尔谱的研究还为声子对发光中心的影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这些结果对于发光机制的认识是很有帮助的.
采用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发光材料A2SnO4(A=Ca,Sr,Ba):Eu。并采用相关光谱、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对所制备的纳米发光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发光粉体的粒径均匀,集中在100 nm左右;XRD结果证明碱土金属锡酸盐结构均为具有确定结构的单一物相;并且这些发光粉体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铕掺杂的碱土金属钒酸盐。并采用电镜,红外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对粉体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的粒径在20~50 nm之间,并且这些发光粉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由于Ca2+离子的半径与Eu3+的最接近,因而Eu3+更容易进入其晶格,表现出好的发光性质。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新的宽激发带发光材料M2MgSi2O7∶Eu, Dy(M=Ca, Sr);表征了各基质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考察了碱土金属离子相互部分替代对晶体结构、光谱及发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和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硅酸盐基质发光材料具有很宽的激发光谱,激发带均延伸到了可见区,紫外或可见光照射后可分别产生黄、绿、蓝不同颜色长余辉光发射。在450~480 nm区域间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C...
以无机盐为原料,以明胶为分散介质,采用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了掺镨的钛酸钙纳米颗粒。通过热重和差热分析,讨论了CaTiO3∶Pr共沉淀及锻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纳米颗粒呈类球形,粒径为100 nm左右,分散性良好。利用荧光光谱分析仪对纳米CaTiO3∶Pr粉体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光谱数据表明: 1 100 ℃时,煅烧1 h发光强度最大,其发光特性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相似,但烧结温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