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郭齐勇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215 秒)
据《中华读书报·书刊周报》报道,在2023年12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中,郭齐勇教授的学术自传《返本开新》入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中国哲学而言,要实现理论的独立自主、精神的独立自主,首先要确立其自主性、主体性,确立中国哲学的自信与使命担当。
应重视中国哲学史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指认识活动中的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是推动研究的关键。古代经典大都是启发式的,思想家的提问方式、问题意识都有所不同。问题意识在哲学史上常常转化为命题、词语、范畴系统、思维方式,成为一定的范式。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家最重视的是天人、性命的问题。与西方哲学相较,中国哲学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应有自觉。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人依照自本自...
郭齐勇,男,汉族,武汉市人,1947年生。1954—1960年在武昌区保安街小学读书,1960—1966年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读书,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至1970年在湖北省天门县杨场公社当知青,1970年至1978年在湖北省化工厂(应城)当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78级),提前半年毕业,于1981年考上硕士研究生(1981级),1982—1984年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萧...
2018年11月18日,“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京举行,我校郭齐勇、吴根友两位教授获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本次活动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八大机构提供学术支持。数百位海内外学术大咖、文化名流、传媒达人、公益精英...
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2017年12月28日决定授予我校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2017年度“汤用彤国学奖”,以表彰其在国学学术研究与推广上做出的杰出贡献。郭齐勇成长于荆楚大地,秀丽山水给了他仁智性情。青年时代上山下乡,体会基层民间疾苦,而立之年负笈求学,渐入儒家义理殿堂。他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主要著作有:《...
2017年9月20日,由文化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郭齐勇教授被评为2017年度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原孔子文化奖),同获此荣誉的还有88岁高龄的台湾东海大学蔡仁厚教授。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以儒学的价值与意义为主题,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发展为目的,是融国际性文化论坛、高规格学术盛会于一体的世界性儒学盛会。此次有来自3...
近日,第十九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围绕“当代世界中的中国哲学”这一主题,海内外一百五十多位学界同仁共聚一堂,分享治学心得,总结各地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近况,交流学术成果。复旦大学郭齐勇教授应大会主席、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信广来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郑宗义教授的邀请出席了本次盛会,并且发表题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特点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的精彩主题演讲。作为七位主题演讲者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
郭齐勇,男,汉族,武汉市人,1947年生。1966年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天门县杨场公社当知青,1970年至1978年在湖北省化工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81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师从萧萐父、唐明邦、李德永教授。1984年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任教。1989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8月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3 年3月晋升为教授,同年10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郭齐勇先生《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一文,很不满于刘清平先生的儒家批判。他在回到古典语境的经典解读中,努力发掘历史上的儒家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意义”,引申出一个重要而深刻的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儒家?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赞成”抑或“反对”这一简单而狭窄的视域,暴露出儒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及其评价问题,更深层次地制约着儒学乃至整...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益发彰显,如何系统地清理、阐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重新成为理论界的讨论热点。是在传统的视野里理解现代,还是在现代的视野下阐述传统,这两种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体现着理论界对关涉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现代化问题的关切取向。但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历史表明,再顽固的传统,也经不起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对民众的启蒙。对于理论界来说,真实的问题是,是如何自觉...
郭齐勇教授讲学首尔大学     首尔大学  郭齐勇       2008/6/13
应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哲学系的邀请,我校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于2007年12月9日至16日在该校讲学。郭教授此行主要是为该校哲学系东亚哲学博士班讲授郭店楚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在先秦哲学史上的意义,该校资深专家宋荣培教授自始至终主持了郭教授的系列讲学。10日、12日、14日下午,郭教授分别讲授了《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应德国慕尼黑大学的邀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和秦平讲师于2007年9月30日至10月5日到德国访问,并参加了由慕尼黑大学哲学系与汉学系主办的“中欧古典伦理研讨会”。 在10月1--3日的研讨会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Geoffrey Lloyd爵士、牛津大学Nicholas Bunnin教授,瑞士苏黎士大学Robert H. Gassmann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Christoph Har...
在现时代,我们对“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期望是:不仅有明晰的“哲学问题”,而且有正确的“作者理论”,而哲学史的叙述正是通过它们的互动而展开;不仅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要积极接纳西方哲学的方法,并在中西哲学的比照、融会中凸显“中国哲学的自主性”;不仅要忠实中国哲学文献,“因事设论”,而且要超越文献,独创新论,从而使哲学史体现“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不仅要虚心地继承以往哲学史写作的经验,而且要积...
一部中国哲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追寻古圣先贤心路旅程的记录。几十年来,为这种追寻而撰写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专著及教材可谓多矣,但以一人之力撰述的却比较少,能以区区五十余万言总揽百家、涵盖古今又简明扼要者更是少之又少矣!窃以为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编著的《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就是这样一部既深入浅出又深得圣贤“三昧”的力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