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理论 新闻史 新闻业务 编辑出版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广播与电视 传播学 传媒生态学 传媒教育 传媒政策与法规 传媒经济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新闻学与传播学 话语权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425 秒)
思维影响行为,新闻舆论是影响思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关系民心向背、关涉中外关系,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战场”“阵地”“武器”这样的隐喻经常被用来形容新闻舆论,正呈现了它的极端重要性。从原始的口头传播到文字的手抄和印刷传播、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再到互联网和新媒体,无论是在媒介、形式、内容、主体、客体,还是在传播力、影响力等各个方面,新闻舆论一直在进化、升级。但其核心宗旨却万变不离其宗:牢牢掌...
建构国际媒体话语权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塑造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国际媒体话语一直以来都处于被西方媒体挤压和扭曲的弱势状态。为了探究其根源,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西方新闻媒体中关于2018年9月发生的“瑞典中国游客事件”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和新闻框架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西方新闻媒体的框架体系更加成熟有效,他们在该事件中的“怀疑框架”和“解读框架”加深了西方受众对中国游客的偏见;而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全媒体发展以媒介融合为特征,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尺度,这给我们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主动把握全媒体发展大势,正确处理好破与立、传播和接受...
2019年3月23日,由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俄罗斯媒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开题研讨会在主校区综合管理中心第五会议室举行。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学科组评审召集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赵振祥,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信训...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兴起,全球的传媒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通常来说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介对于传统媒介的冲击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媒体是谁的喉舌?》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多方关注,许多网友发表了很有深度的评语,有的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无论是赞成也好,批评也好,大家对这个话题如此关心,它本身就表明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阐述自己对某个理论概念的看法,而只是想提出问题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正如一位自称是“老网”的网友所写:“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中国的媒体不应该成为外国媒体的传声筒,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制度完善与话语权的平等     话语权  制度完善       2008/3/14
  这是一个关于制度的经典故事:   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想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平均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结果是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而且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
中国近年来轰轰烈烈的媒体改革引起外国同行注意。海外媒体近日载文指出,中国媒体的现代化改革和吸引外国投资的尝试将为它们更好地吸引受众打开新通道 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2000多份报纸,约9000种杂志,568家出版社。1000家左右的电台共有7亿听众,此外还有200家电视台,2900个节目频道。户外广告和拥有7600万网民的互联网也日益兴盛。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媒体的效益都不太好。2003年...
中国在互联网世界话语权凸显          2008/1/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技术部主任李晓东博士担任IETFEAI联合主席这一事件,其中两点要素使之成为中国人参与世界互联网规则制定的“里程碑”,一是中国人已经开始从互联网的技术的跟随者、参与者逐渐成长为标准制定的领导者,另一个则是国际化/多语种域名邮件(尤其是中文域名邮件)的提速。 锁定多语种互联网通讯中文域名邮件提速在即 据李晓东博士介绍: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
“公共新闻”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2004年被引介到中国,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不久,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开始了国内媒体对“公共新闻”实践上的探索。本文从“公共新闻”的公共性与新闻性出发,探讨“公共新闻”的定位,并分析媒体、政府、公众在“公共新闻”中的三权分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