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林经济管理 回顾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32 秒)
2023年全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小麦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
2018年12月8日,“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与治理回顾与前瞻”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书记李仁群,国务院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民政部信访办公室原主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原巡视员曹国英,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社区建设(综合)处处长高洪山出席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
2017年9月16至17日,由我校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40年(1978-2018)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我校副校长韩东育出席研讨会并代表学校发表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以中国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40年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历史进程及基本做法、当下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工作的重点。本次学术研讨会还云集了...
对林业信息化过去五年的建设成就,从发展水平、建设方式、服务功能、工作领域发展阶段5个层面进 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林业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从发展理念和目标、建设实践和应用技术、重点任务和方法 步骤等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思路与对策,最终实现从数字林业迈向智慧林业。
中国可持续发展20年回顾与展望。
一般地说, 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乡村政府或乡村其他权威机构构成了乡村治理的主体。在乡村治理活动中, 治理主体的产生方式、组织机构、治理资源的整合以及它和乡村社会的基本关系, 构成了乡村治理机制。
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并不断强化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也是对农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不断进行探索的过程。农业税取消之后,各个利益相关方更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的土地上。为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几种思路。展望土地制度变革,探索农民对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的不同实现形式,是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变迁的方式。这种探索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没收地主土地,将土地分给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建立了一种分散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在1950年—1952年,全国大约有3亿农民分得了7.3亿亩土地。小农制度没有实行多久,到1953年底,中国政府开始在农村推动合作社运动,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建立了大量农业合作社,形成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1958年,中国政府又开始在农村大规模建立“人民公社”。
介绍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政策进行了反思。
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包产到户  农村  改革       2009/6/4
包产到户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三起三落, 最终获得合法地位, 并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的第一声号角,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 也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包产到户为人们提供了很多启 示: 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对“三农”新闻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农”新闻存在的报道视角单一、报道内容与现实偏离等问题。
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回顾与反思。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罗城、宜山一些地方的农民自发组成村委会,在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制定村规民约、维护社会治安上发挥了显著作用。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颁布的新《宪法》,明确了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的第36号文件,要求各地开展建立村委会的试点工作。1987年11月24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对村...
1978年到2003年,我把它看成是我们农村改革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叫减弱控制,就是“放权”,大家知道主要是产品市场的控制程度大大降低,把农民的生产经营基本上放活了,减弱控制的效率是非常大的。这儿有一个叫“自留地”化的效果,在中国农村为什么当时养活我们七亿人还非常困难,现在养活我们13亿人还问题不大,减弱控制的效果它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一个改变体制就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还有一个效果...
俄罗斯的大米产量不能满足本国消费需要,只能依赖进口。1995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的大米出口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05年4月,俄罗斯开始实行新的大米关税政策。之后,俄罗斯的大米进口量明显减少,而本国的大米产量却显著增加。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在大米贸易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由于我国(黑龙江)大米品质优良,又存在地缘优势,所以未来时期对俄出口应当会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