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药学 纳米药物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0.166 秒)
2018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国际纳米药物大会在沪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纳米药物创新与变革”,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和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士赵宇亮担任大会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亚平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近日,药学院分子与临床药理研究所余细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itochondria and plasma membrane dual-targeted chimeric peptide for single-agent synergistic photodynamic therapy”于10月10日在国际著名期刊Biomaterials(IF = 8.804...
2018年7月28日至30日,由中美纳米药物纳米生物技术学会(CASNN)主办,我校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美纳米医药研讨会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纳米药物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在南京索菲特银河大酒店隆重召开。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会主席、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教授致开幕词,我校副校长孔令义教授致欢迎词并介绍学校发展及重要成果,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荣获本届大会的杰出成就奖。中国科...
2018年7月4日,《自然-通讯》杂志以Rapid transport of deformation-tuned nanoparticles across biological hydrogels and cellular barriers 为题,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将药物分子搭载到纳米药物载体上可以实现药物的高效...
光动力治疗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用于治疗癌前期皮肤病和皮肤恶性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癌等,也可用于血管畸形、寻常痤疮等非恶性肿瘤性皮肤病的治疗中。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郭东升团队、生命科学学院丁丹团队联合研究开发了“可激活”纳米药物,克服了传统光敏剂缺乏肿瘤靶向性,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等不足,降低其光毒性并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够实现诊疗一体化。该...
继2015年在中国杭州(第一届),2016年在中国武汉(第二届)成功举办国际纳米药物大会后,第三届国际纳米药物大会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上海举办。会议的主题为“纳米药物创新与变革”。来自国内外的学术、临床和产业界的领军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会议的主题开展多学科讨论和深度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毒理学...
近日,郑州大学药学院暨河南省肿瘤重大疾病靶向治疗与诊断重点实验药学院张振中教授团队在肿瘤纳米药物递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无创型同时克服肿瘤组织血管内皮层与细胞外基质双重屏障药物递送系统》(Simultaneously overcome tumor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barriers via a non-de...
近日,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又年教授团队(陈万松博士、邓留副教授)与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合作,在黑磷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又一重大进展。刘又年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黑磷纳米片材料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黑磷纳米片上丰富的磷原子可以高效结合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中的过量铜离子,降低铜离子相关的病理过程,并抑制铜离子催化的氧化物种生成。更为重要的是,黑磷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质,光热可以促进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近代物理所医学物理室研究人员在开展纳米药物在放射肿瘤学中应用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纳米药物联合放疗治疗癌症的新模式,验证了电离辐射作为细胞周期依赖的靶向手段可增强纳米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滞留。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裴志超团队在智能纳米药物/siRNA双负载体系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癌症治疗中,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和癌细胞不断产生的耐药性一直是化疗面临的两大难题。导致癌症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癌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纳米药物载体是一种纳米级微观范畴的亚微粒药物载体,以其微尺寸效应和可智能化,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纳米药物载体能够在体内便利地传输,实现药物靶向投递,从而为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由于体内条件复杂多变,传统的纳米药物载体进入体内后,输送路线很难被检测,而且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释放及其靶向效果也难以及时评判。研发可视化功能的药物载体对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布里格姆女子医院(BWH)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FCI)合作,开发出了一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瞄准和攻击骨骼中的癌细胞,还能通过增加骨强度和骨量的方法抑制骨癌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利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环境的调控,发展了双重响应聚离子复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实现了对多重给药障碍的系统克服。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均教授课题组在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环境的调控,发展了双重响应聚离子复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实现了对多重给药障碍的系统克服。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肿瘤普遍存在耐药现象,耐药是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几个月后也产生耐药,导致疗效降低或无效。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显示,90%以上的癌症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迄今国内外尚未找到克服肿瘤耐药的有效策略,如何降低肿瘤多药耐药已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