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哲学相关记录11738条 . 查询时间(2.276 秒)
德宏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对大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管理。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六个教研室,并承担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在职民警培训等教学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15年的大学生综合素质部,2018年更名为思政部。2022年5月学校正式挂牌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隶属于学校直接领导下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是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成立于2008年,主要负责西安外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相关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任务。
西安欧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22年,前身是成立于2012年的思政部,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政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原为思政部)秉承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坚持思政课程改革。
卢卡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资本主义社会,在文化的层面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在思想上,卢卡奇曾历经从新康德主义向黑格尔主义,再由黑格尔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两次转向。故而,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特征。文艺美学批判是卢卡奇文化批判理论的最初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卢卡奇未能突破理论上的形而上学。物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是卢卡奇文化批判理论的集中表达阶段。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成立于2010年9月,现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人。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历史概念占据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构成马克思分析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理解其哲学思想的关键。20世纪后半叶,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马克思的历史观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比黑格尔主张“哲学地”理解世界历史,马克思则完成了实践、感性活动层面的“世界历史”概念,主张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来理解世界历史,认为只有现实的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作为该过程的思想反映的观念认识才是辩证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革新与重构,实现了历史解释原则的创新,赋予“世界历史”概念新的意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不懈的价值追求。然而,由于公平正义内涵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探讨林林总总,还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全面的论述。在古典公正观中,公平正义主要被看成是关涉共同体之善的社会伦理概念,因而社会公正更多地指向个体德性和共同体美德的统一。
审美活动离不开人的审美感知。然而,当审美与象征脱离而处在审美象征的贫瘠状态时,那么,这也意味着象征秩序背后所承载的特定文化群体中精神气质的解体。从现代符号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视角,本文阐明符号本身作为象征而非符码的文化意义,反思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中审美与象征秩序的离析,揭示机械复制时代符号编码的生产与再生产遗失了符号原有的象征系统,同时也阻碍了由象征秩序而连接的审美感知。为此,文本试图通过符号从“归...
文章意在重新审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强调其在社会批判和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一是回顾了自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问世后所引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演变,探讨了卢卡奇对辩证法在自然领域应用的观点,以及卢卡奇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辩证法的各种指责。二是基于《自然的回归》重新解读了社会主义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聚焦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生产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断裂”对生态破...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但是,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并没有因此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不安全感、加速感、被剥削感仍然存在。加速主义就是以批判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虽然加速主义学者一直在积极地否定资本主义,但加速主义往往否定资本逻辑的主导机制,而将社会加速引向文化层面和精神维度,这种批判思路引发的最终结果便是...
西方阐释学发展史经历过四个重要阶段:局部阐释学、普遍性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与实践论阐释学等。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思”在西方阐释学发展的嬗变中经历了由隐而显、由换位思维到历史理性、由理解他者转向理解自己、由自我反思转入实践智慧等演进过程。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思”维度探究西方阐释学嬗变的内在逻辑,阐明西方阐释学由独断论到知识论再到本体论,最终走向切近于认识自己的实践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