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美学 >>> 美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美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97条 . 查询时间(1.101 秒)
本文认为,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美的活动属于C·S·皮尔斯所谓的“外展的臆断”的理解(abductive understanding),这也美的深层的理性规则和语用特质。“外展的臆断”是一种提供给理性以“模糊的逻辑”(implicit logic)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人们来说是恰恰是最基本的,这也是审美判断的内在特质。
美学:回归生活世界     美学  生活世界       2009/1/19
从现象学的视角,本文回归生活世界来考察美学基本问题,重新审视美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实质上,在美与日常生活之间,构成了一种现象学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在:⒈ 从直观性到“本质直观性”、⒉ 从非课题性到“自身明见性”、⒊ 从历时性到“同时生成性”。作为“本质直观”,美的活动就是“回到事物本身”的本真生活方式之一,可以由此来重构一种“生活论美学”。
《夜半歌声》目录      夜半歌声  目录        2009/1/19
本书是当代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个案之作,运用了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卡拉OK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卡拉OK对于生活在大都市乃至小城镇的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事情了,约几个朋友,找家歌厅,扯开嗓子唱几支歌,既可以松弛神经,又可以过一把当歌星的瘾。卡拉OK起源于日本,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东亚文化现象”,《夜半歌声》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剖析了这种娱乐形成的深层的东西,让人们在娱乐消费的同时更准确更深...
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专论“生活美学”的专著,与当代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千禧年出版的《活生生的生活》(Performing Live)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试图超出欧美中心主义的视角,阐释当代美学的“最新转向”,从而重建起一套活生生的“生活美学”架构。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文化的“超美学”走向)与“审美日常生活化”(前卫艺术的“反美学”取向)的历史背景下,该书重思了美与“日常生活”、...
美育:疗救功利主义的良方     美育  功利主义       2009/1/16
毋庸讳言,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社会。相对于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学习”和空谈理论(而且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来说,这种崇尚务实、讲求实效、注重效益的社会风尚当然是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当我们从一种片面中走出来时,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这就是唯利是图的实利主义泥沼。我们在这种泥沼里陷得如此之深,以致于我们整天只是忙着票子、房子、车子,我们嘴里说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工资、奖金、收...
看得见的“思想”     思想  美学       2009/1/16
20世纪前半期是一个充满了战争、混乱与苦难的时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一种灾难。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混乱、动荡与苦难除了意味着灾难之外,也意味着艺术灵感的发现与甚至爆发,因为艺术,正是在充满矛盾斗争的环境中才更有可“说”、可“写”、可“表现”的。历史上,那些思想最活跃、艺术创造力最繁盛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因此,2...
美学与建设和谐社会     美学  和谐社会       2009/1/16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是基于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所提出来的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它上承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下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宏伟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实际状况出发所提出的现实性的规划和目标,体现了共产党人求实奋斗、切实为老百姓媒福祉的宗旨。
像大多数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从远古时代发源、延续下来的。这种文化的延续性使中华民族还保留了许多先民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传统。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泛神论。到了文明进一步发展时,这种泛神论的世界观就以五行的理论形态被保留下来了。“五行的起源看来很早。卜辞中有五方(东南西北中)观念和‘五臣’字句;传说殷周之际的《洪范·九畴》中有五材(水火金木土)的规定。到春秋时,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
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     自然美  审美       2009/1/16
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看待了。《诗经》里已有直接赞颂自然山水之美的诗行。到了魏晋时代,自然已经除去了神秘色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此时不但出现了以自然本身为审美对象的山水田园诗,而且自然事物也成为对人的审美评价的标准。《世说新语》里,人的美与自然山水之美相互衬托,往往以自然之美来形容、比喻人的美。山水之灵秀成了人的精神风貌的比拟和见证,同时也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自然本身不再作为某种道德品...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艺术需求渐趋旺盛,艺术品市场日趋活跃。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艺术博览会盛况空前,一批常年经营的画廊渐成气候,国内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一路飙升。如青年画家夏俊娜一幅1.6 X 1.3米的作品价格可达5万元左右,这让与她签约的上海艺博画廊主持人相当满意,因为这个价格水准比两年前约攀升了20%,而比其95年学校刚毕业时的作品价格更增长了10倍以上。“上海宽视”签约画家刘...
《英国美学杂志》40年     英国美学杂志  40年       2009/1/16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到来,《英国美学杂志》刚好推出它的第40卷,并进入了它的不惑之年。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恰当的时机,透过刊物的视野,借几页序言的篇幅,对近半个世纪的美学及其前景做些许概括性的反思。严格说来,本刊的40周岁要到2000年秋季号才满,因为1960年秋天我们的第1期才面世。但是这些周而复始的数字有一种诱惑,鼓动我们将第40卷的首期与新千年的开始重合在一起,其真实理由不过是希望引起...
略论各个阶级共同的美       阶级       2008/12/1
有没有各个阶级共同的美?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设置了一个“禁区”。十余年来,谁若胆敢说一声各个阶级有共同的美,那就不得了!什么“资产阶级”呀,什么“人性论”呀,什么“崇洋媚外”呀,甚至“复古倒退”呀,各式帽子、棍子都会不由分说地落到头上来了!尤其是1975—1976年那个倒楣的时候,江青、姚文元之流通过对十九世纪欧洲的古典音乐和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的猖狂进攻,掀起了“围剿”共同美的阵阵恶浪,虽然时...
本文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文本分析入手,探求他对生命存在之谜的思考路径。《黄金时代》是以逻辑的推理演示了逻辑在生存境遇里实存与虚拟相交织的荒谬性。作者王小波放逐了爱情神话与英雄神话,从真正的民间立场上,逼近生命的意义所在: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在特定时空内王小波找到了生命与存在的独特意义。
Acquired tast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ste. In this essay, I identify acquired taste as a form of intentional belief acquisition or adaptive preference formation, distinguishing it...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critical articles on what really happened on the otherwise beautiful morning of 11 September 2001. Beyond doubt, the bulk of the critical responses to the terrorist attacks f...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