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中国伦理思想史相关记录333条 . 查询时间(2.352 秒)
《法家之兴起及其事业》          2008/1/7
在前几讲中我们已经说明先秦诸子都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儒﹑道﹑墨三家均如此。墨家在后来未起作用﹐因此重要的就只有道家和儒家。就周文疲弊是当时一政治的﹑社会的客观问题来看﹐儒﹑道两家的态度大体是不中肯的﹐也就是不相应的﹐因此不能解答周文疲弊这个问题。虽然不能解答此一问题﹐但儒﹑道两家又启发出另一面的问题。  儒家在中国文化中所担当的是「立教」的问题﹐所以转而向教化方面发展﹐这就开出了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
孟子与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孟子       2008/1/7
孟子是战国中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虽与孔子相距百年,但孔子的思想却通过子思的弟子传给孟子孟子本人也曾以私淑孔子自居。孟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主张人性善,倡导“内圣之学”。孟子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孟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自我价值完善方法方面的内容。 1、修身修心与道德修养 孟子主张人性善,强调“四端之心”根置于人心之中。孟子以先天先验的内...
以圣人论存有是牟宗三存有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这一思想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否只有圣人才能创生存有?第二,圣人所能完成者是否为超越存有?本文即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卅五﹑师友之义与友道精神》          2008/1/7
(一)  各位会友﹐今天是我们人文友会第五十一次聚会﹐以后我们在台北的聚会将暂时停止。照我们友会聚会之精神说﹐本不一定要有定期聚会之形式﹐所以暂停一下﹐也不要紧。多通信或个别见面晤谈也是一样。我们可散处各地﹐而精神则始终是一﹐友道的扩大可超越时空之限制﹐而天边也可如同眼前。今天我们先将怀悌海「主体事与客体事」讲完﹐作一结束。然后大家可就此机会互相谈谈。(二)  先生曰: 我们人文友会二年来之所讲﹐...
《人文讲习录》目录及摘录          2008/1/7
http://groups.msn.com/sgip55u2n4ipcjm9146n91lu30/page87.msnw1.  人文友会2.   聚会讲习3.   会友名录4.   讲词记录与发表5.   讲习录之编辑出版一、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XXLR1.ASP?ID=1686      附︰唐君毅先生覆牟宗三先生书 http://www.tomedu.com/ydbbs/dispbbs....
牟宗三“自我坎陷说”述评          2008/1/7
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著名的“道德理性之自我坎陷”说(又称“良知坎陷说”),早已成为学术界广泛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这一理论试图用儒家的道德理想来统摄和融合古今中外的一切学术,从而将“中学”与“西学”结合起来。本文的目的是在广泛吸取国内外方家对牟氏理论各种评论的基础上,对“自我坎陷说”作出全新的总结。本文认为,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说在理论上是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拯救出发,而不是从一个普通的现...
《论「上帝隐退」》          2008/1/7
一﹑上帝隐退 ----上帝归寂  德国诗人霍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 1770-1843) ﹐在几乎百年以前﹐即已见到了上帝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无效﹐上帝的失败。他名之为「上帝的隐退」(Withdrawal of God, God’s absence) 。后来尼采则直接宣布上帝死亡﹐痛切感觉到近代人的无家可归。上帝本身无所谓死亡不死亡﹐亦无所谓隐退不隐退。他们的呼声﹐实是表示时代精...
《道德的理想主义与人性论》          2008/1/7
我们已说「怵惕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实践」的先验根据﹐是「道德的理想主义」所以心然极成之确乎其不可拔的基础。离乎怵惕恻隐之心﹐不可说道德的实践。「实践」是人的分内事﹐不是物的分内事。人的任何实践皆不离开「怵惕恻隐之心」这个普遍条件的笼罩。若是离开这个普遍的条件而尚可以为实践﹐则那实践必不是实践﹐只是动物性的发作﹐在人间社会内必不能有任何价值或理想的意义。当然﹐在政治或社会的实践中﹐必不只是这个普遍的...
《僻执﹑理性与坦途》          2008/1/7
民国七十年十月十七日讲于新亚研究所,蔡敷治纪录)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僻执﹑理性与坦途。几年来,我想来想去,天下的事情,不管是个人的,或者是国家的,人间的问题追溯根源还个僻执的问题。这个「僻」字就表示没有理性。到了没有理性的时候,那是不能讲理的。人的悲剧往往由此而生。所以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当然不是个好东西,但要放下也不容易,所以这是最后的一关:一放下屠刀,马上可以成佛。可见屠刀意...
《理性的理想主义》          2008/1/7
儒家之道德形上学即「理性的理想主义」。其本体「仁」可由人之觉悟﹑感通﹑实践而得到证实﹔即:觉之时即行之时﹐知行合一﹐体用不二。牟宗三:《理性的理想主义》  「理想」的原意根于「道德的心」。一切言论与行动﹐个人的﹐或社会的﹐如要成为有价值的或具有理想意义的﹐皆必须依据此原意的理想而成为有价值的﹐成为具有理想意义的。「理想」不只是一个「未来的未实现」。如果只是如此﹐则强盗之想劫财而未劫者﹐贪官之想...
《十九﹑理与事》          2008/1/7
《人文讲习录》之十九牟宗三 《理与事》  各位会友﹐自从去夏起﹐我们的会一直没有间断﹐到现在已是一年了。以后的讲法﹐我想另换一个方式﹐使大家对所讲的内容可以确实的把握﹐不致模糊不清。就从今天起﹐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多讨论讨论﹐不可以当做平时学校里一样的呆板﹐学校的上课﹐是忙煞先生﹐闲死学生。现在大家轻松的谈一谈﹐才可了解困难在什么地方? 心得如何? 感触如何? 我们费了好大力气讲中国过去的种种道...
《理则学》          2008/1/7
http://groups.msn.com/sgip55u2n4ipcjm9146n91lu30/page71.msnw目录第一部 传统逻辑第一章 论概念  第一节 概念底意义  第二节 共相、殊相、类  第三节 五谓与定义  第四节 概念底内容与外延第二章 论命题  第一节 命题底分类  第二节 主谓式底命题与关系式底命题  第三节 分析命题与非存在命题  第四节 存在命题与非存在命题  第五节...
《九﹑逻辑的我与道德的我》          2008/1/7
《人文讲习录》之九牟宗三 《九﹑逻辑的我与道德的我》[第八讲摘录。王道荣问:恻隐之心是不是后天的? 先生曰:不﹐这不是后天的﹐不是经验的﹐而是先天的﹐这里所讲的先天﹐并不是时间上的或生物学上的先天﹐人的生活范围内有三个坐标必须知道:(一) 逻辑﹐(二) 数学﹐ (三) 道德﹐这三者都是先天的﹐都当承认。这即是唯心论所肯定的。须知唯心论﹐并不是不承认外物。讲学总是要教人回过头来向自己转﹐一定要把...
读《季康子问于孔子》札记     孔子       2008/1/7
近来网上有关上博(五)大作日新不已,昨日取得上博(五)后,选读《季康子问于孔子》。以陈剑先生编联本为基础,参考各家佳作,偶有所思,做札记数则。今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希请方家校正。 1.《季康子问于孔子》简13“古子以此言” 按:“古”古音见纽鱼部,疑读为“吾”(疑纽鱼部)。全文“吾子”多见,此处不同,或传抄过程中所造成。 2.《季康子问于孔子》简13、14、15:“ 孔子曰:‘由丘观之,则【...
礼记·学记          2008/1/7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