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化学 酮相关记录1046条 . 查询时间(0.169 秒)
在质子性溶剂中,3,5-二叔丁基-1,2-苯醌分别与双[(三异丙基硅烷基)乙炔基]萘-2,3-二胺和双[(三异丙基硅烷基)乙炔基]蒽-2,3-二胺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得到含有吡嗪环的缩合产物1和含有咪唑环的缩合产物2.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可见光谱、高分辨质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通过邻溴芳香亚胺的锂化及与一氧化碳的环化反应,随后与溴代烷基膦酸酯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烷基膦酸酯基取代的异吲哚啉酮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明显的离体抗真菌活性.
包头师范学院基础有机化学课件第八章 醛、酮。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研究院刘超课题组致力于基于有机硼化学的羰基化合物转化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17年,该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醛、酮类化合物的脱氧双硼化反应转化合成偕二硼化合物(J. Am. Chem. Soc. 2017, 139, 5257-5264),并于最近成功将偕二硼化合物应用于羧酸的转化构建烯醇硼物种(Angew. Chem., I...
以苯甲醛和1,3,4-噻二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含1,3,4-噻二唑结构的查尔酮缩氨基脲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ryzae)、烟草青枯病菌(R.solanacearum)和柑橘溃疡病菌(X.citri)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
设计合成了醛基或酮基功能化的咔唑9-(4-联苯)-3-甲醛基咔唑(CM-2)、9-(4-联苯)-4-乙酮基咔唑(CM-3)和9-(4-联苯)-2,6-二氟-3-乙酮基咔唑(CM-4).分别以CM-2,CM-3和CM-4为单体,以FeCl3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超交联多孔聚咔唑:聚[9-(4-联苯)-3-甲醛基咔唑](HPP-2)、聚[9-(4-联苯)-4-乙酮基咔唑](HPP-3)和聚[9-(...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测试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Raman)光谱分析,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缓蚀剂对钢筋的缓蚀效应和机理.结果表明,PVP对pH值为11.0,含0.5 mol/L NaCl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钢筋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可有效抑制钢筋的腐蚀;PVP浓度变化对钢筋腐蚀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当浓度为25 mg/L时,P...
通过咪唑接枝、共价交联制备出交联型咪唑改性磺化聚醚醚酮(SPEEK)质子交换膜.通过接枝咪唑可以大幅提高质子电导率,25℃下电导率可达0.14 S/cm,高于Nafion膜(0.086 S/cm),并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质子电导率逐渐降低,但交联膜的致密网络结构使得甲醇渗透明显降低,当交联度为20%时膜的电导率和甲醇选择性分别高达0.105 S/cm和4.57×105 S·s/cm3,实现了质子电导...
延安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三章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
延安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二章 醛和酮。
近日,我校化学系讲座教授张绪穆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J. Am. Chem. Soc., IF = 13.858)上发表简单酮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还原胺化论文。这一工作由张绪穆教授课题组博士后谭雪锋(第一作者)、硕士高爽、2014级本科生曾韦军、硕士辛衫共同完成。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殷勤和化学系张绪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炔酮是合成化学中的关键合成子,基于碳-碳三键及羰基独特的化学多样性,介导了诸多特异性的化学转化,使其在合成方法学及药物化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以此为切入点,黄湧课题组通过金-胺协同的需氧催化策略,实现炔酮骨架的高效构建 (J. Am. Chem. Soc. 2014, 136, 12233-12236)。基于这一重要前期工作基础,近期该课题组尝试构建带有手性核心的炔酮类化合物,这一转化的主要难点在于...
以N,N'-二烷基-2-硝基乙烯-1,1-二胺(1)和水合茚三酮(2)为原料,在乙醇介质中,50℃条件下反应并以优异的产率 (92%~98%) 合成了茚并[1,2-b]吡咯-4(1H)-酮类化合物3a~3k.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和产率高等特点.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与噻吩形成共聚物的低聚物(PDPP-nT)m的电子结构及二体堆积模型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单元内DPP浓度增加,噻吩数减少,聚合物分子的HOMO和LUMO能级同时降低,并且HOMO-LUMO带隙变小;链内相邻DPP单元的电子波函数有效重叠增大,显著改善了链内的电子传输能力;同时分子主链的刚性增强,使分子链间LUMO轨道重叠增强,电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