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电化学 >>>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电化学相关记录2766条 . 查询时间(1.161 秒)
2021年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02组)傅强研究员团队通过调变铝离子电池器件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利用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Raman等表界面表征方法研究储能器件过程发现,无水气氛下,电极中的插层阴阳离子重新分布导致器件发生结构和电子态的弛豫;而在含水气氛下,环境中的水分子会插层到石墨电极层间,并与层间插层离子发生水解反应,...
晏宁,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1)复杂氧化物(如钙钛矿氧化物)和碳材料与(电)催化化学;(2)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应用;(3)电极反应机理的原位研究;(4)能源的转化与存储和生物质利用。
王霞,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至2016年在韩国汉阳大学能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就职于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领域中基础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厅级科研项目共5项,已在J. Mater. Chem. A、Nanoscale、ACS Appl.Mater.Interfaces...
课题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气体传感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MEMS微纳器件加工等。实验室目前拥有丰富的实验仪器,用于开展气体光电探测、新能源电池、纳米电催化、MEMS微型器件加工与测试等研究。主要设备:电子束蒸发、原子层沉积、热蒸发、紫外光刻机、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力显微镜、手套箱、电池测试仪、旋转圆盘电极装置、气敏测试仪、匀胶旋涂仪、等离子清洗机、keithley源表等。
多肽具有分子量小、易于合成、生物兼容性好、稳定性高及序列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识别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电化学分析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设备简单、检测范围广且易于操作。本文介绍了基于多肽识别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包括多肽的修饰与固定化、多肽与待测物的识别及检测原理;综述了近五年多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小分子、蛋白质、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展望了肽基电化学生物传...
教育背景:1991.9-1995.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9-1998.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9-1998.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教育背景:1993.9-1997.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9-2005.7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7-2000年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 助理研究员;2005-2007年 在美国缅因州立大学 副研究员;2008-至今 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吉林大学引进回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1992.9-1996.7 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9-2005.6 吉林大学物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6.7-2000.8 长铃集团。2005.7-2008.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2008.9-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2013.4-2014.4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访问学者。
教育背景:1998.9-2002.7 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9-2007.7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7.10-2010.3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博士后;2010.3-2020.8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2018.10-2019.11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访问学者;2020.9-至今 吉林大...
通过将聚偏氟乙烯(PVDF)和钛酸四丁脂(TBOT)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电纺成纤维膜(PVDF/TBOT);然后在150°C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将电纺纤维膜中的TBOT还原成二氧化钛(TiO2),制得在纤维表面和内部原位生长有TiO2的PVDF纤维膜材料(PVDF/TiO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仪和傅里叶红外(FT...
傅强,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和200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6年先后在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和Fritz Habe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受聘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专项人才计划择优支持、2012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
海洋鸟类漂泊信天翁可以连续飞行几十天而不休息,飞行里程近15000公里;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之一猎豹,捕猎时最快速度能达到29m/s(104.4km/h),接近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的速度……自然界中动物特异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卓越的肌肉性能。受肌肉出色性能的吸引,人们对研制能够模仿肌肉运动如伸缩、旋转、弯曲等的人工肌肉越来越感兴趣。新兴的基于介电弹性体、刺激-响应聚合物、形状记忆合金...
作为单壁碳纳米管的部分侧壁结构,碳氢纳米环带特别是其中的锯齿型碳纳米带及其氢化产物的成功构筑可为碳纳米管的精准合成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新策略。自1954年锯齿型碳纳米带的设想结构被提出以来,它的合成研究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化学家,直到最近才实现了突破。在碳纳米环带结构中引入杂原子(N,O等)不仅可以克服环带分子合成过程所中面临的高张力问题,同时也赋予了纳米环带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环带分子合成提供了一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集团中子散射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科学平台,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中取得显著进展。该团队结合当前研发热点,发现3d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作为钠离子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元素掺杂可进一步增强材料结构稳定性,调控其性能,改善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