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宋元明清哲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宋元明清哲学相关记录447条 . 查询时间(1.151 秒)
二程夫子与黄陂     程颢  程颐  黄陂县       2008/1/21
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谓大名鼎鼎,而他们与武汉黄陂县的关系许多人却并不清楚。 
二程理学的大同与小异     二程理学  异同       2008/1/21
二程理學的大同與小異二程理學的大同與小異一緒言-朱子編成二程著作共25篇,稱為《河南程氐《二程遺書》,當中: /第1-10篇:程氐多位門人雜記二程之言,皆稱為「二先生語」,大部分未註明為程明道語還是程伊川語,只有少部分有註明。 -第11-14篇:由劉絢(質夫)所記,標明為程明道之言。 \第15-25篇:各家所說,都標明為程伊川之言。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程朱理学”是极为重要的学说,影响至远。在普遍注重人文旅游景点开发的热潮中,许多与“程朱理学”相关的城市如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江西婺源、河南洛阳等纷纷打出“程朱理学”旅游牌,而“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的出生地———武汉黄陂,却鲜为人知。
二程粹言下     二程粹言       2008/1/21
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原撰,杨时汇辑整理。此书共十篇,分作《论道》、《论学》、《论书》、《论政》、《论事》、《天地》、《圣贤》、’《君臣》、《心性》、《人物》。朱熹曾说,程颢之言发明极致,善开发人;程颐之言即事明理,尤耐咀嚼。然当时记录既多,卷帙又浩繁,读者不能骤窥其要旨;加之诸弟子所记录又各以己意为增损,尤不免互相抵牾庞杂,故朱子曾拟删定其为节本,因故而未就。杨...
二程粹言(上)     二程粹言       2008/1/21
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原撰,杨时汇辑整理。此书共十篇,分作《论道》、《论学》、《论书》、《论政》、《论事》、《天地》、《圣贤》、’《君臣》、《心性》、《人物》。朱熹曾说,程颢之言发明极致,善开发人;程颐之言即事明理,尤耐咀嚼。然当时记录既多,卷帙又浩繁,读者不能骤窥其要旨;加之诸弟子所记录又各以己意为增损,尤不免互相抵牾庞杂,故朱子曾拟删定其为节本,因故而未就。杨...
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思想       2008/1/21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朱陆分歧          2008/1/21
宋明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做本体论的证明,这当中的内容包括论证伦理道德的最终根源、善的可能性、修养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等,由此产生了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及争论。朱陆之争作为其中的一桩大公案,不仅反映出当时思想界对道德问题的思考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了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因而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从道德心理溯源来说,都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梳理。一、道德的最终根源与善...
三、“持敬”与“涵养” 程颐有句名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18)[3]朱熹亦谓“操存涵养,则不可不紧;进学致知,则不可不宽。”(《朱子语类》卷9)[6]所谓“进学”,即是增加学养、增进知识。而对于如何认识,或者说如何“进学”,朱熹谓:“文字讲说得行,而意味未深者,正要本原上加功,须是持敬。持敬以静为主。此意须要于不做功夫时频频体察,久而自熟。但是着实自做工夫,不干别人事...
说器*          2008/1/1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的这一名言,应是任何一位研习中国哲学者都耳熟能详的。但是这形上、形下之分,竟将道、器划归似乎尊卑有分的两重世界。历代论道之文连篇累牍,汗牛充栋,单是著文以《原道》为题者,除《淮南子》外,大名鼎鼎的就有韩愈、章学诚及章太炎。[1]相比之下,器则备受冷落。即使有人偶有言器,也多是躲在道的后面,大概只有王夫之是例外。在道的意蕴几被前哲时贤道尽的情况下,本文...
晚清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曾国藩       2008/1/7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最近的变革年代,因为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了探索求富和求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也会从四月的第一周开始,连续五周,为您推出晚清人物系列。我们将会为您介绍在那...
张君劢的思想号称“新宋学”,有鉴于此,本文的讨论将紧扣着“宋学”与“汉学”的比较来展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讨论:张君劢的新宋学在什么意义上是“宋学”?即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本土性的、接续着儒家的某种学术传统的言说?同时,它又在什么意义上是“新”的?即在什么意义上是儒家的一种现代性的、而非某种“原教旨主义”的言说?最后,这种言说存在着什么样的得与失? 一 新宋学的提出 张君劢的“新宋学”,是在1...
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之辩     中晚明  阳明学  格物       2008/1/7
对《大学》中“格物”观念的不同理解与诠释,可以反映朱子学与阳明学这理学传统两大典范的基本差异。但中晚明阳明学“格物”观念的发展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由中晚明不同阳明学者的格物之辩可见,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观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以聂双江、王宗沐、王艮以及刘蕺山等人为代表,将“格物”完全收缩到自我意识的领域,不免取消了“格物”这一经典用语本身所具有的面对客观事物的致思方向。另一种以王龙溪、周...
前言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发展与内容,在长达六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中,宋明理学的确呈现出十分丰富而多元的面貌。然而,无论在此中之发展呈现如何多元而丰富之面貌,做为宋明理学而言,其间毕竟有其一贯之方向与精神贯串其间并主导其发展,此其所谓宋明理学之发展也。也正因为宋明理学之内容与发展是如此之丰富而多元,因此,采取某种分类来加以理解与掌握,似乎也就成为面对此期学术时,所不得不采取的方法论策略了。易言之,宋...
象山之学与阳明之学由于两人在学术之最终归趣上相似而向被人们以陆王之学通称[1]。事实上,象山之学在阳明之前,或由于其义理之简约,或由于朱子之辩难,影响并不很大。自阳明子出,由于其极力推尊象山,致使象山之学与阳明的致良知之教同风鼓荡,广被学界。 然而,阳明对象山推尊归推尊,但相对于自己的学说,阳明还是对象山有所评判,对象山之学之不足有所指正,此则主要表现在阳明认为象山之学“只还粗些。”“但细看,有...
  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中,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钱穆、陈荣捷、狄百瑞等前辈学者之外,刘述先、张立文、金春峰、陈来和束景南等当代学人也有相当精细的研究,从生平到交往,从思想到文献,几乎没有一处不被反复爬梳。在这些目光炯炯的学者密集爬梳之后,难道还能另辟蹊径,挖出什么新资料,提出什么新解释吗?可是,新近余英时先生出版的新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偏偏就“跳出三界外”,找到了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