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 酶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0.533 秒)
2023年4月1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司同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RhlA Exhibits Dual Thioesterase and Acyltransferase Activities during Rhamnolipid Biosynthesis”。鼠李糖脂(Rhamnolipid,RL)是一种最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RhlA酶是影...
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是较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关键结构单元如抗凝血药物阿加曲班等,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法合成,但存在使用过渡金属、立体选择性不足等问题。开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合成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的新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氧化酶之一,广泛参与生物体内重要内外源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不但在医学和药学等生命健康领域得到广泛研究,而且其对极具挑战性的惰性碳-氢键选择氧化反应的优异催化能力,也激起合成化学与合成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然而自然界中以氧气(O2)作为末端氧化剂的绝大多数P450单加氧酶要通过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系统来实现其催化功能。利用还原态的过氧化氢(H2O2)...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4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研究员、潘李锋研究员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系的Ken. N. Houk实验室合作,在 Nature Chemistr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cyclase that catalyses competing 2+2 and 4+2cycloadditions”的研究成果(https://www.nature.com/articl...
硝基化合物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炸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目前工业硝化具有产物选择性差,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反应条件苛刻等多种缺陷。尽管条件温和的生物硝化方法是值得期待的可替代途径,然而自然界已知的硝化酶仅有N-加氧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几种,且普遍存在催化效率底、底物谱窄和产物区域选择性差等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新型生物硝化酶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酶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能够在生理或极端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具有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并可作为酶的替代品用于人类健康。2007年首次报道以来,全球陆续报道了近1200种不同纳米材料的纳米酶活性,同时,催化类型涵盖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和异构酶等。纳米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经过多年发展,在化学、酶学、材料、生物、医学、理论计算等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推进下,纳米酶已成为新的研究...
2022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段成国研究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杜嘉木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Locus-specific H3K9 Methylation Catalyzed by SUVH6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中保守的SUVH6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家族催化位点特异H3K9甲...
2022年12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段成国研究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杜嘉木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Locus-specific H3K9 Methylation Catalyzed by SUVH6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中保守的SUVH6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家族催化位点特异H3K9甲基化的新机...
多取代的六元环骨架是药物分子和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单元。近年来,对于手性环己烷的合成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制药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简称D-A反应)是合成化学中构建六元环骨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经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传统的不对称D-A反应在立体选择性以及反应模块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药物合成上的应用。鉴于酶催...
碳-氢键的直接选择性羟化是合成化学领域长期以来面对的一项重要挑战。随着对高选择性生物酶的发掘和改造,国内外多个研究组在酶促碳-氢键的选择性氧化方面已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然而,对给定底物任意位点上的碳-氢键实现区域和立体选择的多样性羟化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幻般的挑战(dream reaction)。
如果说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微型工厂,那么细胞内的酶就是这个工厂内的机器。这些纳米级别的机器无时不刻地催化着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天然的生物催化体系通常在微生物细胞这个微型工厂内形成物理上、空间上组织有序的多酶复合体、酶分子脚手架或反应微区,这种类似机器组装的高度组织性带来了高效的催化能力。然而,人工构建的合成体系多不存在高效的组织性,由此引发的目标途径合成效率低、代谢流不平衡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
纳米酶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能够在生理或极端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具有类似于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并且可以作为酶的替代品用于人类健康。自从2007年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已经有55个国家的420个研究单位陆续报道了近1200种不同纳米材料的纳米酶,其催化类型涵盖了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和异构酶等。经过十几年发展,随着对纳米酶催化机制和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纳米酶逐渐从随机合成演变为理性设计...
庚糖是细菌多糖、糖蛋白和许多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细菌的免疫识别和毒力以及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含庚糖的细菌天然产物,根据庚糖的结构分为含呋喃庚糖、高度还原呋喃庚糖、D-吡喃庚糖和L-吡喃庚糖的四大类。Septacidins(SEPs)、anicemycin和spicamycins是一类结构中包含L-吡喃庚糖的核苷类抗生素,它们均由独特的N6位L-氨基庚糖-腺嘌呤核心和...
咪唑是1,3位含两个氮原子的芳香五元杂环化合物,也是五元杂环化合物的重要一员。咪唑分子中含有一个闭合的大π键,其中一个氮原子未成键的sp2轨道上有一对孤电子,因此咪唑具有芳香性、共扼酸碱性、络合配位性等优良性能,其结构的优越性、重要的生理活性、良好的反应活性使得这类化合物在化学、医药、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022年7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和魏迎旭研究员团队,与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金属—分子筛局域结构和微环境在烷烃脱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