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比较经济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比较经济学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0.448 秒)
2004年9月18日是CCER成立十周年的庆典,在9月16日到17日,CCER特举行“中国经济展望——机遇和挑战”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国际的著名学者参加此次盛会,9月16日上午8:30分,随着中心主任林毅夫的热情致辞,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始,搜狐财经频道应邀做独家网络支持,全程图文直播此次盛会。  主持人林毅夫:下一位有请李稻葵先生。   李稻葵:感谢CCER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CCER很多人都是我...
本文作者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霍德明、巫和懋、余淼杰、龚强、平新乔和施建淮等教授的有益建议。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龚六堂教授,他全面推导了我们的论文,并且提出了很多进一步完善本文的建议。我们也要感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罗德明、潘士远教授。同时,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朝阳、练唯诚、陈斌开、张红松、张鹏飞、王勇、徐高、孙希芳、李飞跃、周东海、黄露等同学讨论,还有参加中国经济研...
《近代中日两国企业家比较研究——张謇与涩泽荣一》周见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1SBN 7-5004-4394-3[内容提要] 本书以张謇和涩泽荣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人生经历、实业理想、企业活动的目的和方式以及内容的系统考察和具体比较,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条件、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中日两国近代企业家命运产生的影响,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究了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出现巨大差异...
《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王春法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ISBN7-5058-1553-9目录绪论第一章 导言1.1技术创新政策1.2技术创新政策研究1.3关于本项研究第二章 技术创新政策研究的理论述评2.1 技术创新政策研究的新古典学派2.1.1 关于市场失败的假定2.1.2 分解技术创新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索洛开始的努力2.1.3 将技术创...
自1979年大陆提出“三通”倡议以来,两岸经贸合作出现了较快发展。1979年至2004年,两岸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0.4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783.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1.9%,远高于这26年间大陆外贸年均16.7%的增长率。其中台湾向大陆出口年均增长37.9%,大陆向台湾出口年均增长24.6%。从2003年起,大陆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是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
中国和印度经济的比较          2008/1/14
2003年1月13日下午,印度“中国研究院(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的Arvinder Singh先生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了题为“中国与印度经济的一个比较观点”的报告。Arvinder先生从不同角度比较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指出了比较中国与印度两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比较两国经济时社会政治因素的重要性。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
一、导论 中国自1978 年经济改革以来经历了20 余年举世瞩目的高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7% 。在过去的20 年中,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等于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由9.8%上升到33.7% 。这种在高GDP 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更为高速的贸易和外资的增长,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将中国的开放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Krugman and Obst...
【摘要】迄今为止,人们对一般情况下的比较优势的效率结构尚缺乏清楚的了解。本文在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且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均为线性的基础上,从相对简单的三维商品空间开始分析,然后讨论四维商品空间中的比较优势问题,最后通过对所得结果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建立任意维商品空间中的比较优势的一般理论。关键词 生产可能性边界 比较优势 效率
从中西对比看中国汉宋之间封建经济结构的若干重要特点①中国是世界上著名文明古国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存在若干基本相同点。经典作家对西欧中世纪社会曾有较多论述,人们据以将中世纪划分为三大阶段:(一) 5至10世纪为封建制确立期,它以蛮族人侵,西罗马灭亡为起点,直至具有分散性封建国家的建立。其时,社会上自由农民大量减少,大地产日渐增多。(二) 11至15世纪是封建制完全发展期,...
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延续到民国时代,地主由乡村向城镇的移居,可以说是一股不大不小、不急不慢的潮流。学术界关于这一现象对农村土地使用方式的影响作出了合乎逻辑和实际的解释;但是对离乡城居地主个人生活的变化则语亦不详,而追求生活享乐则是对他们最为概括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一程式化的看法失之研究的笼统,因此希望通过个案的分析,对乡居、镇居和城居地主日常生活的社会和空间范围的比较研究,探讨发生在离乡地主身上的真实...
《转变中的中国》导论          2007/12/29
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政治扩张,以及起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经济变革,是推动近200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最强大的力量。在今天,如果离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两大进程,就很难去想象欧洲的历史。西方之外的地区,由于原先不存在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所以只是到了欧洲影响所及之时,才进人世界历史洪流。因此,“本地对西方挑战的回应”,通常被认为是这些地区近代历史的主轴。然而,对此观点的反弹,为以下考虑...
[美]王国斌 著 李伯重 连玲玲 译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l版 R. Bin Wong 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Copyright 1997 by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 Lo...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学丛书)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中日两国封建社会末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中曰两国近代化起点的异同,力求揭开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盛衰殊途的深层秘密。作者分析了清朝和江户时期对外经济政策的异同,探讨了中国的朝贡贸易和日本式朝贡贸易之间的关系,深人考察了中日两国由此形成的不同社会结果。在看似相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形式...
建立一个更兼容的历史第二部分(第3章和第4章)首先从生存导向行为转向检验各种新的消费需求,伴随后者而来的文化和制度变革,以及需求差异对生产发生重要影响的可能性(第3章)。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可以清楚地把中国、日本和西欧与其他地方区分开,但却完全不能使它们互相区分的差异。在这些社会中,可供消费的商品数量和“消费至上”的态度这两方面的差异都显得很小而且没有确定趋势。(例如,18世纪中叶中国人消费的糖几乎...
清华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研究生 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对于工业革命前期欧洲与亚洲的相对生活水平的判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就已经相比亚洲更加繁荣。但是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欧亚的实际收入直到19世纪前仍处于同一水平,真正的分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Pomeranz(2000),Allen etc(2005))。但是对于这一观点,因为没有统计上的证实,还不能被广泛接受。这主要是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