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学 中国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1.652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论文,题为“Antidiabetic action of the Chinese formula Shouhuitongbia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该研究通过分子网络技术表征了首荟通便胶囊(S...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王奇慧研究员团队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PloS Pathogens发表题为“Broad-spectrum Delta-BA.2 tandem-fused heterodimer mRNA vaccine delivered by lipopolyplex” 的研究论文,针对新冠Omicron变异株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LPP(lipopoly...
为深化“科创中国”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2023年12月20-22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及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探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与临港实验室研究员殷宪振、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Abid Naeem等合作,在AC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发表了综述文章(当期封面)。
2023年8月15至17日,英国牛津大学英力士牛津研究院(IOI)Timothy R. Walsh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微生物与动物流行病研究所Stefan Schwarz教授受邀来访动物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院长沈建忠院士、基础兽医系汪洋教授等参与交流。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质家族。GPCR被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激活后,与细胞内的效应蛋白(G蛋白、阻遏蛋白等)结合,激活多种下游信号通路,从而介导并调控人体各种生命活动。G蛋白(G protein)和阻遏蛋白(arrestin)在GPCR的信号转导和功能调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arrest...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前沿研究杂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和《微生物学趋势》(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分别发表题为“原位中和及降解LPS实现败血症的高效治疗(In situ neutraliz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LPS to a...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中最大的一类,调控着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且与疾病密切相关,有超过30%的药物作用于GPCR。而B类GPCRs是一类重要的多肽激素受体,包括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GIPR)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1R)等在内的共15个激素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一直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主流方法,在针对具有明确靶标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这种方法一般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流程,包括建立蛋白质的三维(3D)结构,识别潜在的配体结合位点,并通过虚拟筛选或全新设计发现活性化合物等。SBDD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局限性,如许多蛋白质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虽然近年来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如AlphaFold和RoseTT...
细胞焦亡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风向标。它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在药物的作用下,呈现跨膜孔、细胞肿胀和溶解等现象,导致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引发强烈炎症,激活抗肿瘤免疫原性,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目前,研究发现,化疗药物等可诱导肿瘤细胞焦亡,而其导致的非特异性细胞焦亡,对正常细胞也有伤害,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触发特异性肿瘤细胞焦亡仍颇具挑战性。
平均研发一款新药需要10亿美元和10年的时间,而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中有超过90%无法获批上市。如果在新药研发早期能预测疗效和潜在的副作用,就可以避免损耗,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这需要在蛋白组层面无差异化地分析与小分子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确定作用靶标。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
基于小分子荧光染料的荧光定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细胞分析、体外诊断、环境检测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相对于可见光染料,近红外染料由于更低的荧光背景,应用更为广泛。但目前常见的商业近红外染料具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斯托克位移小等缺点。大斯托克斯位移染料由于吸收与发射曲线交叉较少,荧光成像性噪比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斯托克斯位移大的近红外染料报道较少。
2022年8月5-6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部署,为深入实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服务团精准对接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启动会,并前往济南国际医学中心、齐鲁制药、华熙生物和齐发药业进行了考察调研。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会交流。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中心工业微生物团队在新型GLP-1药物的设计和工业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经过分子设计、菌株构建、分离纯化及动物实验,开发出兼具稳定性和降糖作用的GLP-1类似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armaceuticals上。
活性天然产物的靶点与作用机制等分子药理学研究对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发十分重要。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不清晰是阻碍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因素。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在分子层面研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靶点作用关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