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发展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经济史其他学科 国民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财政学 税务管理学 货币银行学 保险学 国防经济学 经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理论经济学 创新绩效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18 秒)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创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结合高校科研创新性的特点,构建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静态DEA-BCC模型和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对京津冀高校2012 ~ 2016年的科研创新绩效进行整体以及对比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分析来看,京津冀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不高,但科研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高校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仍有进一步提升的...
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产品创新或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层与核心技术员工的积极配合。采用沪深两市2008 ~ 2015年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数据,实证检验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技术员工对公司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核心技术员工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并且在国有企业中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已有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存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缺乏与混淆的问题。为此,引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我国文化产业1996 ~ 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生命周期这一系统状态对产业创新绩效技术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创新绩效的技术创新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发生巨大变化,在产业的初始期,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绩效的贡献度都十分显著,其中产品创新相较工艺创新有着更高的贡...
中国与印度两国的创新能力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对中印两国的综合国力进行了科学的研判,结合《创新联盟记分牌》2006至2015年的年度报告内容,定量分析比较了中印两国在创新能力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研究了印度的科技创新经验和做法,揭示了我国在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对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7-2013年江苏省13市面板数据,检验了OFDI对地区创新绩效的逆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OFDI对江苏省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且对发明专利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通过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比较分析发现,江苏省不同地区OFDI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生在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苏南和苏中地区,而处于初级阶段的苏北地区OFDI呈现出消极的逆向溢出效应。
本文使用2003-2012年全国26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区域创新绩效水平,使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产学研协同度指标,并通过动态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度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短期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区域创新绩效水平本身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且人力资本、经济规模与研发资本存量都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除此以外...
目前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通常将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归因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就会陷入“能力解释能力”的困境,为此就不能仅从组织行为及其结果的层面上探讨创新能力,而需要从微观的层次上分析企业创新活动所赖以支撑的能力基础。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能力基础,而组织模块性和知识基础分别是企业动态能力的结构基础和认知基础,动态能力在组织模块性和创新绩效、...
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有关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3个假设。以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作了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验证了地理邻近性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这种正的影响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尚不存在过度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抑制效应。
在构建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30个省市2000—2006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创新绩效逐渐提高。同时,由于创新投入及相对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两级分化的态势,东、中、西部地区创新绩效的梯级差异愈来愈明显。
针对科技自主创新绩效的内涵和科技投入产出的特点,建立了2套指标体系,分别用来评价宁波市纵向创新绩效变化情况、与国内其它副省级城市创新绩效比较,并运用DE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宁波市科技自主创新绩效指数变化是没有规律的,并且绩效指数的变化都是由技术进步效率指数的变化引起的。在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中,发现宁波的科技自主创新是相对有效率的,但创新能力较低。
在对国内外有关科技创新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绩效的过程—结果观,认为科技创新绩效并不仅仅表现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静态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科技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过程。科技创新绩效的形成机理在于其形成、增进和优化的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对科技创新绩效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高科技创新绩效的选择路径。
摘 要:本文以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特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了改造的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结合实例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判的基本过程,对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技术创新绩效 评价系统 灰色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