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化学 聚偏氟乙烯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使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甲醇溶液在液相中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挥发溶剂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膜(g-PVDF-M),再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接枝到g-PVDF-M膜中,磺化后制得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化(PVDF-g-PSSA)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PVDF-g-PSSA膜(TMAH-25)的结构、形貌及硫元素分布情况.
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4种增容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与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固体共混物(PVDF/TPU).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PVDF/TPU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其增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PVDF/TPU-1,PVDF/TPU-2及PVDF/TPU-3相比,加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端氨基丁腈橡胶(GPTMS-ATBN)后,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共混物,考察其力学性能、耐紫外老化性能、熔体动态流变、结晶与热分解行为.PMMA含量(wPMMA)为10 wt%时,共混物形成均相结构,力学与耐老化性能最好.wPMMA ≥ 20 wt%时,PMMA形成球状聚集体,共混物力学性能与耐候性显著降低.PMMA的存在可提高PVDF的结晶度,降低熔融温度,但不改变PVDF晶体结构.
通过钛酸丁酯(TBTi)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中水解原位生成二氧化钛(TiO2),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PVDF/TiO2复合隔膜,并考察了TiO2含量对隔膜表面形貌、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及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由于TiO2的加入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到228.6%和244.8%,同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也得到了增强,室温离子电导率从3.9...
采用酚酞型聚醚砜(PES-C)为共混材料,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入有机添加剂(PVP K30和PVP K90)和无机添加剂(无水LiCl)制备了聚偏氟乙烯/酚酞型聚醚砜共混平板膜.改变预蒸发时间和制膜液温度,考察了共混膜的收缩率和水通量.结果表明:在PVP质量分数为5%时,共混膜的收缩率最低,水通量达到最大值;共混膜的水通量随着预蒸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利用ab initio分子轨道计算,对β相聚偏氟乙烯(PVDF)的全反式分子链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符合,且发现C-C-C键角有两种不同的值,112.8°和113.3°.对该分子的频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红外强度谱.在400~4 000 cm-1范围内,对30 μm厚的聚偏氟乙烯取向膜和取向极化膜进行了红外光谱的测量,红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强度谱基本一致.把所有振动模式分成六个系列:系列Ⅰ(...
将苯乙烯添加到溶有原硅酸钠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作引发剂, 苯乙烯直接接枝到原硅酸钠改性的PVDF链上, 成膜后磺化制备了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PVDF-g-PSSA)膜.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量扩散X射线(EDX)和多功能材料实验机表征了膜的结构、形貌及硫和硅的分布、机械强度、溶胀度, 使用阻抗分析和...
依据聚偏氟乙烯(PVDF)、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水杨酸甲酯、卡必醇醋酸酯、三醋酸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苯乙酮和二苯甲酮(DPK)的Hansen溶度参数及其相对介电常数, 选择能与PVDF以液-液相分离机理进行热致分相的稀释剂, 制备了具有双连续结构的微孔膜. 通过比较PVDF-稀释剂间的溶度参数及相对介电常数的差异, 发现PVDF-DBP体系和PVDF-DPK体系有发生热致液-液相分...
聚偏氟乙烯(PVDF)-六氟丙烯(HFP)中PVDF的仲氟原子直接引发甲基丙烯酸(3-磺酸钾)丙酯(SP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成功得到以PVDF-HFP为主链、侧链含磺酸基团的接枝聚合物(PVDF-HFP-g-PSPMA)质子交换膜. 通过红外、核磁分析方法对PVDF-HFP-g-PSPMA的结构进行表征. 反应不同时间得到的PVDF-HFP-g-PSPMA离子交换容量为0.051~0.5...
采用1,4-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醋酸甘油酯和卡必醇醋酸酯作为稀释剂, 研究了在以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过程中, 聚偏氟乙烯-稀释剂间介电差异对PVDF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实验发现, PVDF-稀释剂间介电常数的差异与PVDF膜微观结构有一定关联. 当PVDF介电常数大于稀释剂的介电常数时, PVDF的分子间作用以引力为主导, ...
聚偏氟乙烯粘结剂溶液干燥条件对锂电池用石墨负极附着力的影响。
用电纺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它们具有多微孔结构,能够作为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电纺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对制备的电纺膜的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低浓度(10wt%)时得到珠丝结构的膜,浓度15wt%时则为纤维结构,而高浓度(18wt%)时,电纺膜为交联的网状结构.用电纺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微孔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而且它们与锂金属电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在25℃时吸液率最高可达340%,...
使用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对PVDF(聚偏氟乙烯)-DMF(N,N-二甲基甲酰胺)和PVDF-DMAc(N,N-二甲基乙酰胺)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PVDF薄膜的结晶受制备溶剂,后期热处理温度和膜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升高温度, 相含量减小; 当温度低于90℃时, PVDF-DMF体系的F(β)值较DMAc体系大, 在90~160℃之间则相反,且两种体系的F(β)值分别在约90℃和8...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