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生物药物学 血小板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Shen et al.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20),最近发现由血小板β3整合素、14-3-3ζ蛋白以及c-Src激酶构成的复合体在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4-3-3ζ蛋白通过同时结合于β3整合素胞内“TST”结构域和c-Src的SH2结构域促进14-3-3ζ-c-Src-inte...
2020年6月10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夏大静/吴一华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IF=8.213)在线发表研究论文“Ticagrelor inhibits the NLRP3 inflammasome to protect against inflammatory disease independent of th...
研究化合物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作用。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法考察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家兔血小板体内、体外聚集试验测定受试药对ADP诱导的体内、体外家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血小板产生的主要调节因子,并且在成熟血小板生成中,TPO的作用强于目前已知的几种相关造血因子。TPO模拟肽(TPO mimetic peptide,TMP)或TPO非肽类模拟物(TPO nonpeptide mimics)是与TPO具有相似功能但不具有同源结构的小分子物质,能与TPO受体结合,产生类似TPO的生物学作用,且不具有免疫原性,因而越来越受到青...
本课题从血栓形成的机制入手,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vWF与GPIb/IX结合区域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噬菌体抗体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有亲和力的单链抗体,从而进一步筛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活性的单链抗体。此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特异性抗体,而且它的分子量小,穿透性强,副作用小,尤其适合体内应用。本课题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成功地制备了特异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基因工程抗体,为进一步阐明与血栓形...
该项目通过基因融合技术重组制备出一种具有靶向促进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活性的新型升血小板药物,经离体和在体实验证实该产品具有高效、低毒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升血小板作用,效果优于IL-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该产品已申请专利并完成小批量生产。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具有愈伤活性,主要是增加粒状组织形成的活性。含0.01%人重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胶(NaCMC)已在美国批准用于远端神经性糖尿病溃疡的治疗。它在美国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此外,国外已有添加PDGF的化妆品出现,以帮助面部溃疡的修复。该所已克隆得到PDGF-B的全长基因与某转移酶的融合基因,获得25%的高表达。该产物因设计合理,最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天然的P...
本项目研发了用于专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纯中药制剂升血小板胶囊。升血小板胶囊在ITP的治疗中起到了标本兼顾的作用,这是它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占领市场的优势。升血小板胶囊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完全没有强的松类药物引起的类柯兴氏综合症、女性男性化、高血压、削弱肌体抵抗力;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类药物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达那唑类药物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等副作用。经国内十余家医院协作观察临床总有效率为94.5%。
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血液粘滞性增高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已有从蛇毒中分离出多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多肽成分的报道,但都未能进入临床应用[1][2]。其原因可能是从蛇毒分离的抗血小板聚集成分均为大分子蛋白质,具有高免疫原性特点,从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从蛇毒中寻找抗血小板聚集的小分子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小肽SV-PP-3及其抑制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