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1 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对“五月风暴”运动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回应,当代法国学界涌现出一种对现代性进行更广泛批判的宏大社会思潮。尽管大多数当代法国批判理论家并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但他们依然认为,马克思是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先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以下简称“MEGA2”)第二部分共15卷23册,自1976年开始出版,至2012年全部出齐,呈现了马克思自19世纪50年代末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领域的全部现存手稿,以及《资本论》的多个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版本、恩格斯的编辑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空前丰富的文献支撑。
« 资本论»中的价值概念体现了马克思的空间意识,这不仅表现在价值实质构成的抽象劳动以 及劳动交换关系具有空间性特征,还表现在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诸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 动、劳动生产率都要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 在此之后,马克思进一步以土地、生产空间和城市居住空间为例阐 释这些实体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因其商品化而具有价值属性(土地是特例). 马克思在价值论证...
21世纪的人类处在快速金融化的发展进程中,整个世界被锁定在风险投资领域,所有价值通 过市场抽象化为符号并在杠杆化的运作机制里不断进行创意发展. «2 1世纪资本论»中的收入不平等与生存 世界金融化密切相关,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不平等加剧也成为必然趋势. 从现代性的视角看,金融化的生 存世界是一个高度理性化、高度世俗化、高度价值通约的社会,它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性得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半个世纪里,西方“马克思学”的《资本论》研究处于相对平静期。不过,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著。新新历史学派基于新康德主义哲学立场,把《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理解为一种外在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认识论模型。奥地利学派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终结的证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资产阶级学术界关于《资本论》的主流观点的提供者。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认识论—逻...
《资本论》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著述?过去,除极少数文献学家外,我们都是将其视为一部由“三卷本”的专著构成的、业已“完成”了的作品来看待的,对《资本论》思想的阐释、概括和评论,也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些“定型”的“通行本”来展开的,这些并不完整和可靠的文献会不会妨碍我们对马克思原始思想客观性、复杂性的理解和把握呢?2012年9月,国际最具权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GES...
在我看来,对于《资本论》研究而言,“当代”确实是一个特定的视角,以此为基点当然可以“激活”文本中一些过去关注不够乃至被忽略、被遮蔽的思想;然而如果不注意限度和界域,它又会造成一种新的“片面”,致使另外一些思想被忽略、被遮蔽;时易世变,到那时我们又必须回过头去反复“折腾”文本——这样,不同阶段的研究之间就只有否定、“断裂”而少有传承和积累。
《资本论》这一鸿篇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倾注了全部心血,《资本论》是他留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资本论》发表之后的140年里,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多次的革命性飞跃,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也已经从传统的“殖民时代”跨入了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和思想理论也波澜起伏。于是,有人就怀疑:140年前的《资本论》在当代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还有多大的现实价值?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发起组织的“马克思《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的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传递出一...
作为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之理论基点的“感性活动”理论,同时也是解读《资本论》的理论基点;《资本论》就是马克思“感性活动”的辩证法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历史展开,是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的内在结合。立足于《资本论》内在蕴含的哲学批判维度,深度呈现其“历史哲学”蕴义,我们将不仅消弭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后期经济学批判之间的所谓断裂,澄清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也将不再纠缠于《资本论》中的...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资本论  哲学        2009/6/4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远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一生只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资本论》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重大的哲学意义,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著作、西方哲学史论著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只在于证实了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没有提出什...
本文表达了如下思想: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石,由此才有效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分配过程,又是现实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依据;2、生产费用价值论或者均衡价格论颠倒了价值决定的因果关系,由此所引申出来的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或要素分配论,完全站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立场;3、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并没有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分配理论,而是一种直接以劳动为计算单位的按劳分配(实物分配)的理论;4、现实...
谢序辛著认为,“《资本论》第3卷推翻了《资本论》第1卷的结论”。所谓“《资本论》第1卷的结论”是指这样一段话:“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将要被剥夺了。” 这个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究竟在哪里错了?《资本论》第3卷又是怎样推翻了这样一个结论的?谢序辛著显然是...
《资本论》与当代世界     当代世界  资本论       2008/4/9
对于《资本论》在研究当代世界的适用性问题,目前经济学界有许多争议。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资本论》与前苏联有关计划经济的教科书理论等同起来,认为它是一种只研究价值和计划经济,不研究财富和市场经济的传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则是一种专门研究财富和市场经济的现代经济学,由于我国现在主要需要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对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就是使用西方经济学一种范式或话语体系,创新发展这...
安徽省委党校 钟盛熙 教授承担的项目成果《〈资本论〉与当代》,在总结当代实践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分配理论等基本理论的认识,进一步论证了《资本论》的科学性和伟大生命力,拓宽了《资本论》研究的思路和领域。该书还运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干部群众关注的有关热点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