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认知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逻辑学会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逻辑学会、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联合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的“逻辑、认知与人工智能研讨会暨2023年归纳逻辑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是一种怀疑和论证、辨析和评估、探索和综合的能力,也是这一能力的实践行为。
对于“新美学”的建构,德国当代美学将其称为对鲍姆嘉通关于美学作为“感性认知”这一最初构想的再次复兴,其深层意旨在于,突破美学在近代之后的发展中伴生的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对美学本色的回归中彰显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为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2023年6月1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认知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学校演播厅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进深、书记王罡、教师何江、政法学院院长徐忠、教师勾柏频及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2023年1月30日,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度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名单的通知》(渝教研发[2023]1号),由郭美云教授带头的“逻辑、语言与认知”导师团队被评为2022年度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李章吕教授、邓辉文教授、陈武教授、张春泉教授和曾建敏副研究员。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越发为人们所关注。
资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科学发挥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规律和作用,需要以辩证认识资本范畴及其映射的生产关系本质为前提。
2021年4月22日下午3时,由四川大学生命哲学(学派)研究中心组织的“医学与生命认知”研讨暨相关专业课程建设讨论会在文科楼320举行。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兼生命哲学学派带头人詹石窗教授、哲学系曾怡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张培高、特聘副研究员刘娟和特邀嘉宾华西临床医学院刘加林副教授,以及部分博士后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曾怡副主任主持。
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关于马克思正义论的研究蔚为大观,并围绕马克思正义论是否可能、马克思正义论的内在逻辑、重构马克思正义论的规范性与现实性等展开理论争鸣。这些争鸣与相关阐述构成马克思正义论研究的学术图景,对其进行有效的认知测绘是理解马克思正义论的必经之途。在此基础上,重构一种面向现实问题且符合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同时秉持规范性原则,探寻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合理思路,是促进马克思主...
孝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立身、处世和报国的人生追求的实施和实现。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孝道的家庭、人际和国家价值有充分认识,同时发现大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学校在孝道观提升中的薄弱和影响也是有较客观的认知。文化模式视角探究了家庭内部成员的代际观念的重塑路径,宣传视角探究了生活文化熏染、孝道入网和孝道入法的路径,教育视角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通识教...
为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前沿问题,促进学科交流互动和交叉融合,2019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与浙江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发表题为“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的主旨演讲。张江强调,阐释逻辑是生成与展开正当阐释的必要条件。一切科学,包括各类精神科学,都必须以完备的逻辑基础为...
5月5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以“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为议题,各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议题作了深刻阐述,共同为推动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及建构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在致辞中谈到,作为北京市首批高端智...
近日,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志宏学术团队撰写的论文《Aesthetic Cognitive Module Theory: A Core Structure》(认知模块:大脑审美的核心结构)发表在国际A&HCI索引期刊《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美国《美学教育杂志》)2018年夏季号。论文阐述了中国认知神经美学研究的核心论点——审美认知模块论。籍此,相关学...
在当代知识论中,面对旗鼓相当的认知伙伴之间产生的认知分歧,如何做出恰当的反应并保持合理性是一个重要议题。人们普遍承认,证据在认知辩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根据“唯一性论题”,同一证据集能够确定关于特定命题的、合乎理性的命题态度是唯一的。因此,产生认知分歧的各方中至少有一方是不合乎理性的,需要作出改变。折中主义与固执己见论作为当前两种最流行的处理认知分歧的立场,前者要求产生分歧的双方各退一步,同...
2017年12月14日,哲社学院第140期分析哲学论坛在中心校区举办。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副教授作了题为“怀疑主义与认知价值”的报告。哲社学院任会明教授主持报告会。讲座伊始,胡星铭副教授引入了怀疑主义论证的一个重要假设——缸中之脑假设,怀疑主义认为,“我”无法排除“我”是缸中之脑,如果“我”无法排除“我”是缸中之脑,“我”就不可能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胡星铭副教授指出,对于怀疑主义的回应主要有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