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 姜黄素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085 秒)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利:用于改善姜黄素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目的 制备具有缓释作用的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cum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Cur-SLN)和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long-circulating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LSLN),并对2种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Cur-SLN,并对最优处方下制备的Cur-SLN进行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采用后插法...
研究以低酯果胶为材料的载姜黄素结肠定位栓塞型胶囊的体外释药情况,评价其结肠定位的释药特性。 方法 将非渗透性胶囊体、姜黄素自微乳微丸、栓塞片以及肠溶性囊帽组装成栓塞型胶囊,考察栓塞片处方中各因素对释药时滞的影响,评价其在模拟结肠环境中的体外释药行为。 结果 当羟丙甲纤维素的型号为K4M、低酯果胶∶羟丙甲纤维素=9.5∶0.5和片重为100 mg时,可达到...
观察姜黄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666-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0、10、25、50及100 μmol/L姜黄素作用24 h或50 μmol/L姜黄素不同时间(0、6、12及24 h)后, CCK-8法检测C666-1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后细胞内AMPK、S6K1及S6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与0 ...
研究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提高姜黄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乳液挥发法制备姜黄素-PLGA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纳米粒形态;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定纳米粒大小、表面电位(Zeta电位);考察药物的体外稳定性以及药物释放行为;以大鼠口服灌胃给药方式...
制备姜黄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以提高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混合胶束,以载药量(DL)和包封率(EE)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测定微观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观察体外释放。结果 姜黄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粒子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6.5±1.5) nm,zeta电位为(-26...
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对照组、姜黄素(10、20、40 mg·kg-1)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32.5 mg·kg-1)组和正常对照组。摄取高脂饲料2周后,连续6周高脂饲料喂养并服用姜黄素,测定每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 各给药组兔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变型指数等指标有降低趋势,且具有剂...
以磷脂为主要材料制备合适的载体,改善姜黄素的口服吸收。方法 分别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脂质体,从包封率、形态、粒径、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并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比较两者的肠吸收。结果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90.81±1.32)%和(81.59±2.41)%,粒径分别为(91.69±12.26)和(76.39±8.58) nm,Zeta电位分别为(-13.73±4.37)和(-1...
综述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姜黄素的研究概况。方法 分别介绍姜黄素的纳米粒、微球、微乳、微囊、胶束、脂质体、磷脂复合物、环糊精包合物等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 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 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为姜黄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研究基础。
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尤文氏肉瘤RD-ES细胞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尤文氏肉瘤RD-ES细胞,姜黄素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10,100 mg.mL-1的姜黄素处理RD-ES细胞,对照组不加姜黄素,24~72 h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别用噻唑蓝(MTT)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生长、凋亡发生、Bcl-2 基因...
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生物可降解的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然后采用乳液挥发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PCL-PEG-PCL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采用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 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球形结构,粒...
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对1992-2012年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字为"姜黄素"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PubMed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字"curcumin"或"rheumatoidarthritis"进行检索,整理近10年来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中,姜黄素可针对性...
姜黄素体外经皮渗透性     姜黄素  经皮  渗透性       2012/4/9
研究不同促渗剂及其组合对姜黄素经皮渗透性的影响,评价药物透皮给药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多种促渗剂,采用体外扩散池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收液中的药物含量,考察其对姜黄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结果: 除氮酮外,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薄荷油、樟脑、冰片与乙醇等透皮促渗剂的单用及其联合使用对姜黄素均有促渗作用,其中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经皮促渗作用最强。 结论: 恰当地选取透皮促渗剂可使姜...
观察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新剂型(Cur-K30)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Cur-K30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Cur-K30不同剂量[50,100,200 mg/(kg·d)]口服给药对小鼠荷瘤模型的抑瘤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应用Imageproplus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莪术中3种姜黄素成分即姜黄素(curcumin, I)、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 II)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 III)。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水—冰乙酸(20∶27∶48∶5),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420 nm。结果:3种姜黄素在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